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天津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疾病谱发生变化等,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如何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适应天津市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现状,依据卫生事业管理规律以及疾病谱的变化,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实现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成为了当前卫生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收集、分析国内外医疗资源配置模式,结合天津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以天津市第三次和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及《天津市卫生统计资料(2010)》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秩和比法(RSR)、灰色GM(1,1)模型预测法等多种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居民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对未来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需求状况进行预测,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天津居民住院医疗服务利用方面:2005年~2010年住院人次数和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持续上升,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根据2008年天津市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是导致居民住院的主要疾病;市内六区居民选择到三级医院住院占47.24%,二区三县居民选择到二级医院住院占46.53%;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市内六区为52.35%,二区三县为26.95%。②天津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情况: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较为完善,2010年不同区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差别;人均卫生资源总量相对较低;按照人口分布的医疗机构、床位、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配置的Gini系数分别为0.1890、0.2821、0.2662和0.3779,公平性较好;按照地理分布的资源配置Gini系数均大于0.5,公平性有待提高;对不同类型机构和不同专科医院的床位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的的RSR值均大于0.6820,床位利用效率较高;专科医院中肿瘤医院、儿童医院的RSR值均大于0.654,床位利用效率较高;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由2005年的46.3%下降到2010年的35.7%。③天津居民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医疗资源需求量预测显示,2015年天津居民住院人次数预计达到178.8万人次,医生需求量为29670人,床位需求量为52786张。为了提高住院医疗服务利用,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满足居民住院医疗服务需求,本研究提出了如下建议: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人口数量、结构和疾病谱的改变,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进一步统筹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统筹医疗机构床位配置,统筹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两大体系协调发展;优化卫生费用分配格局,合理调整新增资源流向,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巩固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卫生技术人员队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