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李三系的广义导子和高阶导子对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964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特征为零代数闭域上的李三系的(φ,ψ)-导子和高阶导子对.在第一章,介绍了李三系的发展历程,概述了与本文相关内容的研究情况.在第二章,首先定义了李三系的(φ,ψ)-导子,证明了当φ与ψ同时取自同构时,(φ,ψ)-导子与(ψ-~1φ,id)导子是同构的,所以就可以研究一个参数,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主要研究了(ψ-~1φ,id)导子的性质和结构,给出了它与李三系广义导子的关系.然后定义了李三系的(a,b,c,d)-导子,研究了它的性质,证明了它的四个参数可以减少到两个参数,同时给出了它的分类.最后给出广义(φ,ψ)-导子一种新的定义,同时证明了在特定条件下广义Jordan triple(φ,ψ)-导子是广义(φ,ψ)-导子.在第三章,首先定义了李三系的高阶导子,把李三系和高阶导子构成的组称为李三系高阶导子对,给出了李三系高阶导子对的表示的定义,证明了给定一个李三系高阶导子对和它的表示,可以定义新的三元括积构造新的李三系高阶导子对,定义了李三系高阶导子对系数在模中的上同调.然后研究了李三系高阶导子对的中心扩张,证明了它们的同构类与系数在平凡表示中的三阶上同调群的关系.之后给出了李三系高阶导子对形变的定义,研究了它的单参数形变是取特定系数的上同调中的3-上循环,李三系高阶导子对的等价形变相应的无穷小形变对应同一个上同调类,三阶上同调群等于零时李三系高阶导子对解析刚性.最后讨论了李三系高阶导子对的Nijenhuis算子,证明了给定一个李三系高阶导子对的表示可以构成一个新的李三系高阶导子对,而之前的李三系高阶导子对是这个新的李三系高阶导子对的表示.
其他文献
针对VOCs的污染控制问题,介绍了生物处理技术和常见的生物组合技术。总结了生物及其组合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在VOCs治理方面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工业上的应用前景。
本文先分析了工业废气的主要危害和生物法净化在工业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原理,然后介绍了生物法净化在处理工业废气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填料、营养物、微生物、压降,最后介绍了生物法净化在工业废气中的处理工艺和应用前景。相关处理工艺涵盖生物滤池、生物洗涤、生物底滤、生物吸收以及电晕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目的 探讨血尿素(SUr)、胱抑素C(CysC)及补体组份1q(C1q)联合检测对狼疮性肾炎(L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榆林市第一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8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肾损伤情况,将其分为非LN组(n=49)与LN组(n=36)。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设为健康组。记录并比较3组SUr、CysC、C1q检测结果。根据LN
目的 探讨人宫颈癌细胞microRNA-31-3p(miR-31-3p)的表达及其靶向调控Sema4C表达对顺铂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Hela细胞,分别转染miR-31-3p mimics (miR-31-3p mimics组)、空白质粒(对照组),以及在转染miR-31-3p mimics的基础上过表达Sema4C (miR-31-3p mimics+Sema4C组)。采用实时
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识论和政党理论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的创新性表达。其内涵意蕴可以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植根人民这样三个互为整体的维度来把握。在新征程上,坚持人民至上,必须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把握人民愿望,将实现人民利益精准落实到方针政策中;坚持系统观念,将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坚持问题导向,解决人民群
对于铁路客运量预测的准确度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粒子群(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重要参数的方法。以1995—2013年的铁路客运量历史数据作为训练集,2014—2018年的客运量作为测试集,用LS-SVM进行建模和预测。针对模型中参数难以选择问题,采用PSO全局搜索方法,与神经网络和LS-SVM的预测效果作比较,仿真表明,采用PSO优化LS-SVM对铁路客运量建模与预测效果更
目的 通过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PVT形成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6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VT组(134例)和非PVT组(134例)。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对2组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购建预测PVT形成的预测模型
目的 评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眼科于2019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9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视力变化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