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相关论文
1928年6月,在北平新成立一家“徒然社”。时光荏苒,关于这个社团,多年来似乎少见有人道及。范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
20世纪80年代后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越来越多的文学和媒体开始关注上海这个都会,掀起了一股"上海想象"的热潮。本文以《上海文学》杂......
【关 键 词】《北京文学》;数字转型;最美期刊;品质优势 【作者单位】王琰,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7.5 ......
我家的老房子要装修了,一家人得租房子出去住,这是很烦人的事情。不过好在现在租房这样的事也比较方便了,网上什么都有。于是先上网一......
特级教师周一贯以《白杨》一课的研读设计为范例 ,解读其孜孜以求的以“两读八环节”为构架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新模式
The supe......
先锋写作●程青“一部真正的小说应该无处不洋溢着象征,即我们寓居世界方式的象征,我们理解世界并且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的象征。”中......
再说汪曾祺邓友梅曾祺和斤澜年纪比我大,学问比我大,成就更比我大。朋友交了几十年,我们在文学上却谈得不多。缺乏主动求教精神,很可能......
如何办好文学期刊,今天已成了期刊同仁非常关注的问题,如何进行文学期刊的改革,也已成了老生常谈。在“改革”一词变得时髦和流行的今......
“每个人都是一个响器,都渴望发出自己最‘惊心动魄’的声音,而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响器。”刘庆邦掷地有声。 这是一位拿作品说话的......
与《北京文学》来往,始于1992年,我彻底从新闻记者的行当退了出来(说彻底,因为我想今生不会再当记者了。不是不想干了,是真跑不动......
汪曾祺是现当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在他身上,很多地方体现了一个纯粹文人的操守,比如写序这件事。 很多......
钱钟书先生在《读》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医生也是屠夫。我一直认为是过激之言。现在想想,医院宰人现象真的是越来越严重。有人说:上学高......
一年春天,在一位女镇长办公室里,最先被花香吸引,然后才发现办公桌上有一盆紫色的花儿。花为单株,根部为球状卵形,近似小洋葱,淡紫色的小......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都50岁开外,见证了社会发展大潮中的起起伏伏,少年时经历了“文革”浩劫、上山下乡;青年时,又赶上八......
20世纪90年代末,《北京文学》刊载的一组关于语文和语文教、学、考的“吐槽”文章引起了全国旷日持久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在一定程......
三色堇一生都走在返乡的途中,无论是灵魂的故乡,还是精神的家园。接近故乡就是接近灵魂,从每一声的鸟鸣,到无边无际的金黄色麦田;从一绿......
我只是想,被江青重视的人不会挨整的,我可以踏实地搞创作。又想当官又想创作是不行的,不能脚踏两只船。 10年前,我曾3次在河北......
《百科知识》一九八二年第十期《一个开明君主的画像》中说:“她托先父的余荫,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以后,……”《北京文学》一九八二年第......
汪曾祺是一个“慢热”型作家,《受戒》发表后其小说热度才持续走高,但学界对其小说接受情况的研究寥寥.本文以《北京文学》为考察......
我到北京的距离是一个晚上。通常我都是在头一天夜里从我居住的那个城市坐上一趟特快,睡一觉,睁开眼睛时,到处都亮了。透过远郊越......
做学问实际上也是做人。余三定先生做学问,心存敬畏,全心投入,一以贯之,是有定性、定心、定力之人。这本《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就......
语文教学从清政府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开始真正独立设科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从新中国成立,现代意义上的语文......
厉彦林老师是我中学时期就已熟悉的作家,至今仍保存着上世纪90年代摘录到笔记本上一些他的诗作。2015年第7期《北京文学》刊载了厉......
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在此,我想讲一些我们语文教师的感受。 一、认识我们的“饭碗” 就语文教师而言,“语文”就是我们的饭碗......
语文界长期流传着两句话: 1.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一样大。 2.语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于是,自然而然就衍生出了这样的认......
余艳的长篇纪实文学《杨开慧》去年11月出版,接着《板仓绝唱》《牺牲》都在去年的岁末刊出,在报告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何建明先......
成都到重庆坐高铁只需两个小时。除了穿过长短不一的黑暗隧道之外,窗外总能看见一些遗失在河边或田野之上的山丘旧居。它们的躯壳像......
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收录的《鉴赏家》,是汪曾祺1982年创作的一篇小说,发表于当年的《北京文学》。小说虽然以“鉴赏家”为题,主人......
语文教学之亟需改革,已成为国人共识。早在几年前,《北京文学》《中国青年报》等报刊连续载文揭露批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如“......
常芳作为一个新锐女作家,从2005年开始小说创作之时即展现了自己不俗的创作能力,其作品先后在《北京文学》《中国作家》《十月》《......
当前,语文教学进入进退维谷尴尬的境地。首先是媒体的攻击,《北京文学》引发的大讨论几乎攻陷语文的半壁河山。然后是关于语文性质的......
上世纪末《北京文学》掀起的那场“语文大批判”.其间闹出“一屋子大学生写不出‘钥匙’二字”的旷世奇闻.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深感羞......
如果不是从《小说月报》2009年第4期发现铁凝还有另一篇小说近作《咳嗽天鹅》(原载《北京文学》2009年第3期),是不想再说铁凝什么的了......
2007年散文最可喜的收获是范曾的《寂寞的世界》(《北京文学》2007.8),这是一篇融天地于心间后羽化而成的散文精灵,是一首通过天地大道......
文学杂志发行量的普遍萎缩,并非当代文学缺少读者,而是文学杂志普遍缺少好作品,并且内容和形式都陈旧、单一、平庸,让读者提不起阅......
2000年,做了十年银行职员的谢凌洁突然辞职北上,在北京进了鲁迅文学院。2001年,随着短篇小说《幸福嫁衣》在《北京文学》发表并被《小......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崛起于文坛的先锋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家。1983年开始走上文坛的余华和当时的许多作家一样,写了一些表达温情的作......
莫言二十年多年来的小说创作,以儿童为主要人物者渐多。儿童书写已经成为莫言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莫言的一个标志。本文......
去年,《北京文学》创刊60周年,本刊发起的"《北京文学》60年"征文吸引了广大作家、编者和读者的来稿,即便过了截稿时间,来稿仍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