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事业的繁荣,孵化器作为在孵企业的成长“摇篮”,处于十分火热的状态。但是,我国孵化器的运行绩效却不乐观,呈现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投入与产出不平衡的现象。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一般是刚刚成立的科技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企业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孵化器作为中介组织,被寄予希望去克服这些困难,为在孵企业建立获得各种资源的通道。因此,建立以孵化器为核心的孵化网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选取了宁波市两家典型的国家级孵化器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比较了政府主导以及民营孵化器网络化发展模式的相同点与异同点,并从宏观网络主体要素以及微观资源要素分析了孵化网络关系形成模型。其次,本文在总结相关文献以及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孵化网络关系特征(关系强度、关系信任)、孵化网络资源获取以及在孵企业成长绩效的实证研究模型。以宁波市十多家市级以上孵化器中在孵企业的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得到的229份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技术对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探讨得到了以下结论:1)孵化网络关系强度、关系信任对在孵企业成长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孵化网络关系强度、关系信任对在孵企业网络资源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在孵企业的孵化网络资源获取对企业成长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孵化网络资源获取在孵化网络关系强度、关系信任与在孵企业成长绩效之间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研究中,还将孵化器分成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政府主导孵化器以及民营孵化器三个类型,对不同类型孵化器中在孵企业与网络关系主体的沟通强度以及孵化网络资源获取的各题项均值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性质孵化器的在孵企业在部分题项上存在均值差异,从而反映了不同性质孵化器对企业网络关系沟通强度以及网络资源获取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