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刺血拔罐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电针、刺血拔罐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着重探讨在“菀陈则除之”理论指导下针灸对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方法:将68例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受试者按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针灸组采用电针、刺血拔罐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远端取患侧膈俞、血海、支沟、足三里、太冲;局部取阿是穴,毫针围刺并通电30min。出针后在局部皮肤用7号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点刺出血并加拔火罐,留罐10min,出罐后在阿是穴用壮医药线点灸。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布洛芬缓释胶囊0.3g,Bid+卡马西平片0.2g,Qd+甲钴胺胶囊0.5mg,Tid对症治疗,若出现胃肠道反应则加用兰索拉唑肠溶片15mg,Qd护胃治疗。两组均10天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治疗前、疗程结束和疗程结束后3个月分别评价,疼痛疗效采用VAS评分法,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情绪状态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过程中,针灸组有2例脱落病例,有效32例;药物组有3例病例脱落,有效31例。(1)针灸组痊愈9例,显效13例,好转7例,无效3例,愈显率68.75%,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4例,好转16例,无效9例,愈显率19.35%,总有效率70.97%。3个月后随访两组对比,P<0.05,针灸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2)睡眠方面,针灸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1),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P<0.05),两组睡眠质量均有改善,针灸组优于对照组。(3)情绪状态方面,针灸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1),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与药物组相比(P<0.05),针灸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显著,且优于药物组。(4)安全性方面,针灸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出现胃肠道反应。  结论:针灸组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药物组,对改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亦均优于药物组,并且具有更高安全性。因此,本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疗效显著、效力持久、安全、无副作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比依那普利叶酸片、依那普利片分别治疗H型高血压的各种疗效指标,从而评价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Coc
摘要:近些年,随着各学科教学研究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师取得了各个方面的教学研究成果,互联网与课程教学融合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在实践中,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互联网中蕴藏的语文教学辅助价值,利用信息技术以及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将互联网与初中语文课程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与内容,并且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语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笔者针对“家校合作”模式进行分析,探求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并结
目的: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经“治脊法”治疗后生存质量(生存质量评价量表SF-36)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治脊法”对AS患者生存质量影
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兴趣化课堂的构建工作上下足功夫,将学生浓厚兴趣的培养、内在潜能的挖掘放在首位,更好地实施引导策略,帮助小学生突破自我、大胆探究后,不断扩大学科成绩的
基于小学各项管理活动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效果层次不齐,且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小学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结合小学管理工作需求,针对性
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知识与品行培养的重要手段.2~3的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加强幼儿语言关键期的培养,能为幼儿日后语言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把握幼儿语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