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初学者逐字阅读或未能按正确意群阅读是一种常见现象。虽然许多学者都指出这一点并且提倡按意群阅读,但未能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法。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外语学习心理的一些理论的角度,如语言图式与阅读理解,阅读过程自动化及阅读过程中命题的提取与记忆等,论述了教师的意群朗读与这些学习理论的联系,提出了通过教师的意群朗读来纠正不良阅读习惯,促进阅读理解与记忆的假设,并据此探讨以下四个问题:1)教师的意群朗读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意群阅读的习惯。2)教师的意群朗读是否有助于学生语言图式的形成与调用。3)教师的意群朗读是否有助于学生阅读解码自动化。4)教师的意群朗读是否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命题的提取与记忆。 本实验分四周进行。实验前阶段为发放调查问卷并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存在阅读问题的原因、教师意群阅读的示范作用进行测量、分析与检验。同时,作者对实验材料进行意群划分,并对两组学生作实验前测试。实验采用的阅读材料主要为记叙文体裁。两组外语水平基本一致的初中二年级学生(共121人)由同一中学英语教师进行实验。实验组学生接受教师每天对阅读材料的意群朗读的训练,而对照组学生只发给材料,自己阅读,不作任何教师朗读训练。其它方面,如训练目的、要求及训练材料的数量均一样。 为了验证实验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以下四种检验方法: 方法一:划分意群。通过实验前后两组学生对同一篇阅读材料正确意群划分数目的横向及纵向比较,观察教师朗读训练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一方面,朗读过程中多个不同意群的存在,为学生语言图式的形成创造了必备的条件;另一方面,读者划分意群的过程也是读者激活自身语言图式的过程。因此,该方法可以对上述第一、二个问题作出回答。 方法二:完型填空。为了进一步验证学生是否真正根据意群阅读并激活自身语言图式,本研究采用了Mcleod与McLaughlin(1986)的完型填空形式对实验对象进行测试。测试材料中要求补缺的单词置于句末。它们与前面的单词属于同一意群。由于做完型填空练习的过程需要调用读者的语言知识,所以该方法可为第一种方法的结果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方法三:划出字母a。注意力是区分自动化与控制过程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观察学生阅读过程中注意力分配问题,本实验采用了HatCh等人门,转引自 Mcleod与 McLaughlin,1986)的方法,让学生边阅读边划出材料中的字母a。通过比较学生划出的字母在虚词与实词中的数量,观察学生阅读自动化过程,为上述第三个问题寻找答案。 方法四:复述。为了观察意群朗读对学生阅读记忆的影响,实验对象在阅读一篇材料后对其进行书面复述。本研究参照了Connof 984)的方法,通过比较复述中相关命题的数量,从而检验教师朗读对学生阅读理解及记忆的有效性。 实验数据及个例分析表明,实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更能正确地进行意群阅读。同时,实验组学生在阅读理解,阅读过程中的句法解码自动化以及对阅读材料的命题的提取与记忆方面都略优于对照组。 实验结果支持了通过教师的意群朗读来纠正学生不良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记忆的假设,为英语初学者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