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与竞争理论及应用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fi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四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研究了规制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一)考察了规制的涵义,规制理论的发展过程,规制的基本类型和具体形式,规制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联系与区别;(二)考察了规制在垄断产业、竞争性产业、社会活动以及日美等国家的的应用.第二部分研究了西方国家微观干预政策的趋势,即竞争化浪潮.(一)是实证分析,考察了西方国家经济竞争化浪潮及其后果,规制改革和放松极大促进产业的振兴.(二)从理论及实践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了促进竞争化浪潮的因素,首先考察了传统规制理论及其实践存在的局限,然后分析了其它促进因素.第三部分是对规制与竞争的评价.考察了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规制与竞争这两种相互对立政策所存在的困惑.通过分析指出,规制与竞争尽管相互对立,但也是相互统一的,现代市场经济中两者缺一不可,规制及其改革要以市场化(竞争)为导向,规制的主要目标应当是促进有效竞争.第四部分对中国规制与竞争进行了研究.(一)回顾和评价了传统体制的改革,指出传统体制中政府大量干预微观经济,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一个减少政策微观干预、促进市场竞争的进程;考察了现行公共规制机构及其职能、改革的特点及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化浪潮的区别、改革存在的问题.(二)是中国规制与竞争发展的基本构想,即建立以促进有效竞争为主要目标的规制体制.与西方对公共规制理论的研究相比,国内对公共规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公共规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适应,我们必须借鉴国外这方面的先进理论.本文是对规制与竞争问题的初步研究,由于学力不逮,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六个方面: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同
档案管理工作看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但是实际上它其中也有一定的深意,而且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十分有意义.根据目前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现状的研究,发现在这一工作
基层党员作为党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基层党员日常监督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充分的调动党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党员在基层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出其应有的
本文主要对两种ZnS型荧光粉ZnS:Cu+和ZnS:Mn2+进行了研究.我们烧制了两种样品之后,对其进行了超声分散和包膜.经过超声分散和包膜处理后的样品的粒度分布分别为高斯型粒度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同时东西部经济差距却日益扩大,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以及民族团结带来严峻挑战,从而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世纪之交,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
此文简单介绍了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与特点,详细分析了水工环地质和地质灾害治理间的联系,并研究了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具体使用情况.
本文运用线性规划理论确定了本矿车流调配的合理方案,并阐述了卡车合理配置准则,对单斗-汽车工艺的矿山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In this paper, we us
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并伴随着城镇的物质文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