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块状经济与专业市场建设相得益彰的结果。块状经济的强势发展,催化了大规模专业市场的发育和成长,而专业市场的“集聚效应”,又为块状经济提供了更大的环境优势,两者相互推动,奠定了浙江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浙江民众创业激情有所衰减,加之国内其他区域经济特别是专业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使得浙江省的块状经济和专业市场遭遇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为了确保各大专业市场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浙江省义乌小商品城、余姚塑料城、绍兴柯桥轻纺城、海宁经编市场先后发布了专业市场指数,以期获得各自领域的话语权,保持主导地位,维系区域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旨在为浙江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进而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提供一种全新角度的参考依据和经验借鉴。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博弈论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对“浙江模式”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对浙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分析,并特别从建设浙江“指数经济”的角度提出具体对策。本文首先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比较模型来分析浙江省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论证浙江经济发展水平得益于较强的块状经济和市场发展优势。接着从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浙江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冲击和挑战。然后,提出“指数经济”的概念,分析“指数经济”的作用机制以及“指数经济”对浙江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这一部分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指数经济”的建设是浙江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助于加快推进省委提出的“创新强省、创业富民”战略,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浙江省“指数经济”的建设提出三点政策建议。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研究得出,通过率先发布专业市场指数,可以强化专业市场的信息集聚功能,从而巩固浙江市场的先发优势,拓展浙江中小企业的创业空间,强化创新动力,达到破解浙江省经济发展困境,助推“双创”战略的目的。由此,我们认为浙江省应当尽快由“市场大省”向“指数大省”过渡,以“指数经济”的建设来重新确立或者强化浙江省原有的市场优势,以其集聚效应来推动全省人民创业创新,富民强省,从而使浙江省的块状经济在规模上和质量上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块状经济与专业市场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