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孢子虫病(Neosporiasis)是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寄生于宿主动物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可致妊娠母牛流产,即使胎儿能产出,胎儿体质也比较虚弱。Penez等认为新孢子虫病是世界性奶牛流产的主要原因,其传播方式可能与龚地弓形虫(T.gondii)相似,有的是通过吞食终末宿主粪便中的卵囊,经口或鼻感染速殖子,但主要是垂直传播。因此,新孢子虫病是畜牧业和奶牛养殖业中危害相当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本试验以沙鼠为动物模型,成功的提取了经人工感染后的沙鼠组织中的新孢子虫DNA,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Nc5(EF202082)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了PCR扩增,得到了一条大小为338bp的基因片段,初步建立了牛新孢子虫病的PCR检测技术,同时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序列不能扩增出隐孢子虫、弓形虫、牛瑟氏泰勒虫DNA,当样本中新孢子虫DNA含量为1.8fg/μL时,仍可扩增出清晰可辨的条带。将该基因克隆于pMD18-T Vector中,经PCR、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基因为新孢子虫特异性基因。对汪清、和龙、龙井、朝阳川的10头流产母牛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选择IFAT试验结果呈阳性的1份流产胎儿进行PCR诊断,结果也呈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