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以海口市T村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我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用地也随之不断扩充,原来城市周围的郊区、农村逐渐被列入各个城市的发展规划,这些地区的居民就成为城市的一个新型群体——新市民,其城市适应的进程与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新市民并未进行迁移,但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诸多层面却不得不做出相应改变。户籍上的转变,让新市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收入来源的骤减,让从事农耕工作的新市民转而重新择业。他们当中有人选择自主创业,有人选择就近工作,有人选择再学习转变职业,然而不同的选择背后面临着同样的改变,他们必须以合理的方式来适应新的城市生活。在终生学习的时代潮流下,教育成为帮助新市民适应城市生活的关键因素。  在海南省被列入“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战略后,整个海南的城市化进程都在不断加快。作为省会的海口市,在本省的城市化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海口市城市用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周边村镇越来越多的规划进入海口市的行政管辖区域。这些村镇在短短几年内经济水平都有了大幅增长,村民们很快富裕起来,但是有些村民没有把握机会,科学理财意识薄弱,肆意挥霍,在短短几年内又经历了“暴富返贫”,T村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之一。有的村民积极转变态度,参与再教育,学习新技能,与时俱进,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日趋富裕和充实。  本文针对海口市T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变化进行概述,对抓住机遇接受新市民教育,进行改变的几个典型人物进行访谈,并且进行跟踪调查,进行质的研究。对他们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实际教育需求、教育内容、教育结果进行解析,了解他们对学习与个人提升之间相互作用的看法,并对新市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对这些问题进行归因分析,适当提出一些策略,力求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选题缘起、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并对针对国内外现有研究做出综述。第二部分理论简引,通过对本文相关概念做出界定,以梳理本文的理论基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部分访谈调研,通过主要访谈人物的个案的阐述,指出新市民学习与个人提升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是对调研材料的概括总结。第四部分归因分析部分。根据上部分的材料进行相关归因分析,以一个相对立体的视角分析当前新市民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时间不足,经费支持缺乏,学习态度散漫等状况,并找出原因。第五部分研究结论部分,提出新市民学习的内容、形式,并提出相应策略,以及针对现状我们应进行的反思。
其他文献
教育部于2002年8月制定和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对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一切意味着我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必须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人们的闲暇时间也随之增加,“闲暇”逐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社会中产阶级中的一类人群,是整个社会
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它也是学术界、教育界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爱国教育传统的国家,并积累和创造出了本民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