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64排螺旋CT(64-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64-MSCT)检查结果初步判定冠状动脉斑块性质,明确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冠脉易损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的分布状况,同时检测各患者尿酸(uric acid,UA)、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进步探讨64-MSCT联合UA、VCAM-1和 Hcy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期间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诊治,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64-MSCT检查,且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13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经CAG检查证实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即冠状动脉主干血管中至少有1支血管或其主要分支的病变狭窄程度≥50%,纳为冠心病组。根据患者病史及化验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组55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80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64-MSCT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易损斑块组47例,混合斑块组28例和钙化斑块组60例。选择同期于我院住院诊治行64-MSCT未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39例纳为对照组。记录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及家族史等,检验肝肾功能、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分别检测其UA、VCAM-1及Hcy水平。 结果: 1.易损斑块的分布在ACS组高于SAP组(P<0.05),钙化斑块的分布在SAP组高于ACS组(P<0.05),混合斑块的分布在ACS和SAP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UA、VCAM-1、Hcy水平在 ACS组和 SAP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ACS组>SAP组(P<0.05)。 3.UA、VCAM-1、Hcy水平在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钙化斑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钙化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64-MSCT可以较准确地分析显示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从而判断斑块的稳定性。 2.UA、VCAM-1、Hcy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 3.64-MSCT联合UA、VCAM-1和 Hcy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有重要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