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抗原检测方法研究与Gal抗原阳性参考品标定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来源于猪、牛、马等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已被广泛用于再生医学领域。如:生物心脏瓣膜、硬脑膜补片、生物敷料、止血防粘连材料等。然而,当动物组织或动物源性生物材料中残留的异种抗原进入人体内时,会引发超急性或慢性的免疫排斥反应。这种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靶抗原被认为是由存在于动物组织中的Galα1-3Galβ1-4GlcNAc结构(简称α-Gal抗原)引起的。Gal抗原存在于除了人和高等灵长动物以外的大部分哺乳动物体内。因此,检测Gal抗原含量可以评价动物组织或动物源性生物材料的潜在免疫毒性。然而,目前尚无规范的检测Gal抗原的方法。本研究利用特异性抗体M86,建立了检测动物组织或动物源性生物材料中α-Gal抗原含量的酶联免疫抑制法(ELISA抑制法)。  方法:  ELISA抑制法以兔血红细胞作为参考品,以人工合成的Galα1,3-Gal-BSA为固相抗原,包被96孔板;同时,利用特异性抗-Gal单抗M86与兔血红细胞和待检动物组织或动物源性生物材料表面的Gal抗原表位反应后,再与固相抗原反应,检测剩余M86抗体,建立细胞或组织上的Gal抗原含量与M86结合抑制关系曲线;通过计算每个反应的50%结合抑制浓度,对比参考品的Gal抗原数来计算出待测物中的Gal抗原数。  为建立兔血红细胞为参考品的M86 ELISA抑制法,对兔血红细胞的Gal抗原数进行科学定值很重要。既往文献对兔血红细胞Gal抗原数的赋值方法缺乏溯源性和科学性,所以本研究利用人工合成的Gal抗原(Galα1,3-Gal-BSA,已知抗原表位数),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对每个兔血红细胞的抗原数进行科学定值。根据定值结果可计算出人工合成的Gal抗原在50%结合抑制时所对应的Gal抗原数(为3.35×1012个);对比这个抗原数最终确定了每个兔血红细胞中Gal抗原数(约为2.73×107个)。  为验证试验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本研究研制了Gal抗原阳性和阴性参考品,利用上述建立的方法为阳性参考品进行赋值标定,并进行稳定性和均匀性考察。同时证实了阴性参考品不会检测到Gal抗原。本研究完成的Gal抗原阳性和阴性参考品的标定结果将作为标准物质的报批资料之一。在本研究建立的以兔血红细胞为参考品,定量检测Gal抗原的M86 ELISA抑制法中将同时使用Gal抗原阳性和阴性参考品作为对照组,既保证了该方法具有可溯源性,又能够验证每次试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以判断试验的有效性(是否可接受)。  结果:  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考察了大鼠主要脏器组织中α-Gal抗原表达情况。其结果是,单位质量动物组织(湿重)所含有的α-Gal抗原数分别为:肝脏组织5.46×1013个/mg;心脏组织5.69×1012个/mg;脾脏组织1.14×1014个/mg;肺脏组织,2.12×1014个/mg;肾脏组织8.52×1014个/mg。同时,考察了猪真皮生物材料脱细胞制备工艺前后的Gal残留量,其检测结果为:脱细胞处理前为1.35×1013个/mg,脱细胞处理后Gal含量为5.17×1012个/mg,减少了60%左右。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定量性地检测动物组织或动物源性生物材料中Gal抗原含量,有望成为评价动物组织或动物源性生物材料Gal抗原残留的一种有效方法。除此之外,该法还可用于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及其衍生物、异种组织、器官移植物的开发、生产过程中抗原去除的质控。本研究成果为规范化行业标准草案的起草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拟在对一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死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SLE患者死因和死亡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初步研究,为临床上进一步降低SLE死亡
目的:探讨防蓝光眼镜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后视力、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