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碳纳米管一直是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碳纳米管由于自身的诸多优点如,奇特的电学性质、大的比表面积和长径比、特殊的吸附特性以及强的力学性能等,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物理、化学、能源、材料、信息、生物医学等领域。碳纳米管的表面效应和管壁中存在有大量的拓朴学缺陷,使碳纳米管的表面本质上比其它的石墨变体有更大的反应活性,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当被用作电极材料时,不仅可以提高电子传递速度,而且由于其比表面积大能够作为一种优良的催化剂载体。 本论文以碳纳米管(CNTs)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单壁碳纳米管(SWNTs)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修饰于电极表面,制备纳米碳管基电化学传感器。 1.以KzCr2O7和浓H2SO4t的混合物作为氧化剂对单壁碳纳米管(SWNTs)进行氧化修饰,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磁性单壁碳纳米管(SWNTs/nano-Fe3O4),然后吸附亚甲基蓝(MB)制备了磁性修饰电极。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磁滞回归曲线和电化学方法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0.1mol/L的NH4Cl溶液中,DNA对电极上修饰物亚甲基蓝的电氧化还原作用,考察了多种实验条件对峰电流的影响。在-0.6~0.3V电压下,在0~6.8 mg/L范围内DNA浓度与电流成反比,从而实现对DNA的测定。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H+浓度对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H+离子参与了亚甲基蓝的电氧化还原反应,作pH-Ep图,求得直线的斜率为78.4mV/pH。此方法制成的磁性修饰电极集分离、富集和测定于一身,且所得的修饰电极具有催化性能高、稳定性好、表面易更新等优点。 2.选择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作为多壁碳纳米管(MWNTs)和纳米二氧化锰(Nano-Mn02)的分散剂,得到均一稳定的分散液,滴涂于玻碳电极的表面,制备出MWCNT/MnO2/CHIT/GCE修饰电极.由于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电子传递性能,使纳米二氧化锰对H2O2的电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并通过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在0.1mol/L磷酸缓冲液(pH=6.9)中,该修饰电极对H2O2的线性范围为1.5×10-6~5.0×10-2mol/L,检出限为4×10-7mol/L。同时探讨了碳纳米管使纳米二氧化锰对H2O2的电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将该修饰电极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其他文献
贵金属纳米金属颗粒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其中包括可逆金属/绝缘体电子跃迁、非线性光学效应、光能转化效应、催化效应和表面增强拉曼效应(SERS)等。贵金属Au, Ag及其合金
本论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炔基取代的环戊二烯及茚类化合物[PhCC(CH2)nC5Me4H,n=0.1和PhCC(CH2)nC9H7,n=0.1,3]与Ru3(CO)12的反应研究;另一方面是对1,6-二炔与Ru3(C
石鲁先生离去多年了,但是先生那种对艺术的执着和用生命燃烧的创作激情以及他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rn六十年代初,是石鲁先生创作的高峰期.创作了有《东方欲晓》
期刊
杂环化合物和氨基酸是许多天然产物和合成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化合物的适当的位置引入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后,往往能提高其生理活性。本文以自备的三氟
在不同含水溶剂体系中合成了五种新型有机配体和九种新型配合物,并培养出部分配体及配合物的单晶,对所得单晶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其进行了表征。五种配体分别为新型
酞嗪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化合物。许多酞嗪衍生物都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惊厥、抗炎症、抗肿瘤效果等,发展其高效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膦酸及其酯类在有机合成、药物研发、材料合成与改性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氨基膦酸酯还作为氨基酸的类似物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合成方法也广受关注。本文设计将酞嗪与卤代烃反应成盐,对其2-位进行修饰的同时使其1-位的亲电性大大加强。使酞嗪盐于碱性条件下与亚磷酸二烷
利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合成了尺寸小于30 nm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在此基础上合成出Fe3O4/Au无机磁性复合粒子。通过各种手段使这些磁性粒子功能化,利用共价键合、吸附等方法在
本文根据无机盐可以在生物细胞壁上沉积,并形成纳米结构材料的现象、生物矿化理论及硅营养的生物学作用,选择了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根霉菌为模板,人工条件下分别施以正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