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体育活动为切入点,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成都市某幼儿园三个年龄段的幼儿挫折进行了剖析,主要对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发生的时间、幼儿挫折的主体关系、幼儿挫折起因、幼儿情绪与行为反应、挫折的结束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体育活动中幼儿出现挫折的时间主要集中于体育活动的进行阶段。2.幼儿挫折的主体关系主要为:(1)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的总体特征。以幼儿与幼儿互动引发的挫折最为突出(40.6%),其次是教师与幼儿互动(26.4%)。(2)体育活动中年龄段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幼儿与幼儿互动引发的挫折呈现递增的趋势,在大班的时候较为突出;幼儿自身原因引发的挫折在小班较为突出;体育活动本身的压力引发的挫折在中班最为突出;教师与幼儿互动的原因引发的挫折在小班最为突出。(3)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性别特征。女孩由于自身原因和体育活动本身引发的挫折事件比男孩多;男孩在教师与幼儿互动中遇到挫折的几率比女孩多一倍。3.研究还发现,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发生的直接原因(具体情境)可以分为17类,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规律。4.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挫折情绪与应对方面表现为:消极的情绪反应和消极的应对、积极的情绪反应和积极的应对。5.就幼儿挫折结束形式而言,幼儿自身原因、体育活动本身引发的挫折以积极结果较多;教师与幼儿互动、幼儿与幼儿互动引发的挫折以消极结果最为突出。另外,研究还发现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事件的三个特点,即幼儿的个人因素、教师的介入方式、班级氛围都会对幼儿的挫折情绪与反应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与分析,本研究对体育活动中关于幼儿挫折提出了具体建议:教师的介入应根据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事件的起因而有差异;教师应根据幼儿体育活动的特点来实施幼儿挫折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障幼儿挫折教育的成效性;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幼儿挫折教育应遵循四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