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轮对轮箍加装扣环方案的力学性能分析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i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防止内燃机车轮箍弛缓造成的机车脱轨事故,郑州铁路局机务处提出了给组装式机车轮对轮箍加装扣环的方案。机车轮对轮箍加装扣环后的运行实践证明,该方案可有效地防止因轮箍弛缓而造成的机车脱轨等重大事故,但轮箍加装扣环后由于结构发生了变化,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轮辋与轮箍的配合面变短,轮辋受力中心外移导致轮辋弯曲变形;扣环槽部不可避免会有应力集中;轮箍的踏面和轮缘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磨损;恢复踏面和轮缘的线型时,需要对车轮进行车削修整,导致轮箍与轮缘变薄。因此,就加装扣环车轮在结构上的变化而引起车轮强度的变化进行分析与研究,在为机车轮对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保证铁路机车安全运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分析工具,在装配应力、直线及曲线三种工况载荷下分别对加装扣环车轮及未加装扣环车轮进行了静力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确定了扣环槽对车轮结构的影响。此外,还对计算结果从静强度和疲劳强度两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扣环槽对车轮局部的静强度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主要是由于扣环槽的应力集中和轮箍轮辋配合面变窄引起的,对整个车轮的应力分布并没有多大影响,而且从应力数值上看,影响也很小的。 同时,对加装扣环车轮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取了前十阶固有频率和振动型态,与未加装扣环车轮的前十阶固有频率和振动型态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机车过过轨缝受到冲击的垂向动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确定扣环槽对车轮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节点位移,节点力及节点应力均滞后于垂向动载荷的变化,扣环槽的存在对车轮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对静力学性能的影响要大一些,但并没有引起质的变化。 最后,针对铁道部提出的轮箍踏面禁用厚度,用穷举的方法对三组不同厚度(38mm,30mm,25mm)的踏面车轮在最恶劣工况载荷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踏面厚度的变化并没有影响车轮整体的应力分布,而是将应力最大值由新轮的辐板弯曲处转移到轮箍上,仅从静强度和疲劳强度两方面考虑,加装扣环车轮在踏面厚度为30mm时运行是安全的。因此可以断言,轮箍加装扣环后铁道部原来规定的踏面与轮缘的禁用限度能够保障机车的安全运行。
其他文献
本文对3-RRRT并联机器人的精度分析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运用3-RRRT并联机器人位置反解分析,建立了3-RRRT并联机器人输出位姿误差反解的数学模型。提出了3-RRRT并
四轮转向(4WS)技术是改善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车辆主动底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针对电动固定平台搬运车的应用特点,对其转向机构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运
改进了传统的谱聚类算法,并优化了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方法.传统的谱聚类算法虽然具有算法复杂度较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受高斯核函数尺度参数影响较大.设计的算法通过引入
近些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增多,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增大,载重量要求更高,大载重量的汽车起重机也随之蓬勃发展。发展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关联,特别在最近这些年中,
推土机变速箱是推土机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我国自1979年从国外引入技术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已可完全实现国产化,但国产变速箱质量稳定性与国外尚有一些差距,尤其是早期故障一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体制的改革,信息化已成为当今铁路运输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势。运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建立信息互联网络,实现信息自动化管理,已成为铁路行业改进管理、提高效
针对全球高炉大型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高炉冶炼的实际情况,本文在系统的分析了整个高炉燃烧室的物理和化学运动、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针对燃烧带和回旋区的不同运动机理,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