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通信控制板的软件设计及单板测试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ln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内容源自科研课题“短波选频与建链系统技术研究”。本文将从短波选频与建链系统的方案需求出发,设计并实现了短波通信控制板的基本软件模块及单板测试方案。作者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短波选频与建链系统主要由用户终端、短波建链控制器和短波信道机组成,短波建链控制器中的短波通信控制板负责运行建链通信协议。为了保证通信建链协议的正常运行,本文设计了短波通信控制板中各个基本模块的方案。(2)根据基本模块的设计方案,设计并实现了通信控制板的以下软件模块:串行接口模块、以太网模块、系统时间模块、通用定时器模块、与DAC芯片通信模块、看门狗模块、禁止JTAG模块。短波通信控制板,作为短波选频与建链系统的通信控制器件,采用网口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通过串口与Modem、北斗模块、收发信机进行数据交换。在通信控制板的系统内部,运行了定时器模块,为建链通信协议的状态跳转提供定时功能。而为了保持通信双方的时间同步性,采用了冬眠RTC模块,并通过冬眠RTC模块在控制板内运行了与世界标准时间同步的系统时间。出于对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考虑,实现了禁止JTAG功能模块和看门狗模块。这些功能模块都是确保系统协议和控制软件能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部分。(3)设计并实现了通信控制板的单板测试方案。在完成通信控制板的焊接工作之后,为了检测单板能否正常工作,编写了PC端用户测试软件和通信控制板的单板测试程序,实现了对单板上的串口、以太网口、系统时间、及与外部模块通信的测试。将基本模块纳入整个控制板程序后,经过测试验证证明,各个功能模块都能正常工作,并且能满足系统的性能需求。同时,对焊接好的控制板进行的单板测试,也说明单板测试满足设计需求。
其他文献
当今信息社会,信息的流动无处不在,因此信息的安全保密性显得越来越重要。信息的保密与安全传输,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信息的处理,而这种处理往往是通过加密的方式来实现。一个
随着多媒体信息流量爆炸式增大,采用无源光网络PON已经成为宽带接入的趋势。目前主要有APON、EPON、GPON系统。GPON又由于高效的带宽利用率而成为目前最为理想的宽带接入网技
OSPF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内部网关协议,相较于其他内部网关协议具有一定的抗攻击性和容错性。但是和很多互联网协议一样,此路由协议在设计时就没有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尽管国内外有很
为了适应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之提供一个全球统一的标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了IEEE802.16系列标准,这个新一代无线城域网(WMAN)标准规定了2-66GHz
协作分集(Cooperation Diversity)是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无线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无线网络基础架构的发展,对于无线中继信道和协作分集的研究受到
网络管理系统的直观性以及处理速度的实时性是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NetFlow技术的提出使得基于“流”的网管系统的实施更加便利。随着一系列知名厂商对NetFlow技术的支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