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发展,人们对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为适应各种复杂自然环境及工程地质问题,桥梁结构体系选择呈现多样化。在高烈度区或有抗震要求地区建造斜拉桥,首选全漂浮支承体系。考虑到结构力学行为和景观设计需要,全漂浮体系独塔斜拉桥常采用空间框架索塔。此类斜拉桥主梁在索塔处不设支承,使主梁处于全悬浮状态,以利于抗震消能,而且空间框架索塔能适应主梁纵向摆动对索塔纵桥向刚度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发展,人们对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为适应各种复杂自然环境及工程地质问题,桥梁结构体系选择呈现多样化。在高烈度区或有抗震要求地区建造斜拉桥,首选全漂浮支承体系。考虑到结构力学行为和景观设计需要,全漂浮体系独塔斜拉桥常采用空间框架索塔。此类斜拉桥主梁在索塔处不设支承,使主梁处于全悬浮状态,以利于抗震消能,而且空间框架索塔能适应主梁纵向摆动对索塔纵桥向刚度要求。全漂浮体系空间框架塔斜拉桥因主梁处于全悬浮状态使得其力学行为不易把握,空间框架式索塔受力复杂,静、动力力学行为异于常规索塔,桥梁设计参数敏感性及对结构力学行为影响规律有待于深入分析。鉴于此,本文以某全漂浮体系空间框架塔斜拉桥为工程依托,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该桥开展静力和动力力学行为分析,探讨全漂浮空间框架式独塔斜拉桥参数敏感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总结全漂浮体系空间框架塔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研究现状以及实际工程建设情况,梳理此类斜拉桥结构特点、基本力学特性和存在问题,明确论文研究内容。(2)针对依托工程结构特点,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鱼骨梁数值模型,并对模型边界条件、荷载条件模拟进行详细说明;对该桥索塔顶部装饰构件——陶豆造型进行风阻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陶豆风阻对索塔影响较小,且该构件不直接参与结构受力,数值模型可仅考虑陶豆自重。(3)考虑到该桥为支架施工,以一次成桥模型为基准,分析环境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拉索索力、二期恒载等参数对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得出该桥静力敏感性参数。分析表明:主梁变形在1/4~1/3跨范围对温度、收缩徐变、拉索索力、主梁二期恒载等参数较为敏感,主梁应力敏感部位主要集中在支座、跨中、主梁1/3跨附近,结构变形和内力对温度效应和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较为敏感,而拉索索力和二期恒载仅对主梁变形及内力影响较为显著。(4)建立半漂浮体系和等效门形索塔的独塔斜拉桥,研究支承体系和索塔形式对结构力学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全漂浮体系相对于半漂浮体系属于偏柔性结构;全漂浮体系斜拉桥结构内力和变形对温度效应、收缩徐变效应、拉索索力、二期恒载等参数敏感度低于半漂浮体系;框架塔属于空间高次超静定结构,大幅提高了索塔侧向刚度,分散了索塔结构内力,提高了索塔结构适应性。(5)在静力行为敏感性分析基础上,探讨主梁支承体系、主梁刚度、二期恒载、拉索索力等参数对自振特性影响。研究显示:拉索索力对结构自振特性影响较小;主梁刚度和自重主要对结构基频影响较大,而对结构模态振型无显著影响;全漂浮支承体系转换为半漂浮体系后,结构整体刚度显著提升,半漂浮体系一阶模态振型为主梁纵飘、竖弯+主塔纵向弯曲,与全漂浮体系主梁纵飘+竖弯的一阶模态振型相比,半漂浮体系塔梁整体性显著增强。(6)在结构自振特性分析基础上,研究支承体系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粘滞阻尼器对依托斜拉桥自振特性及地震响应影响。地震时程分析显示:仅全漂浮体系主梁和塔顶纵桥向位移大于半漂浮体系,塔顶横桥向位移、塔脚弯矩、剪力,主梁跨中弯矩、剪力均小于半漂浮体系;斜拉桥安装阻尼器后,结构基频由0.38Hz增加至0.76Hz,其一阶阵型由主梁纵飘+竖弯变为主梁横弯,显著增加了主梁纵向约束,提高了结构刚度;阻尼器对结构动力响应影响较大,阻尼器除增加了塔脚扭矩,索塔和主梁的其余地震响应均呈下降趋势,抗震效果显著,其中塔脚扭矩受影响最大,最大变幅为278.4%,塔脚弯矩受影响最小,最大变幅为1.12%,主梁地震响应受阻尼器影响普遍大于索塔。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AS)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慢性气道病,COPD是以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不可逆性气流受限,而AS是多于夜间及清晨发作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两者在临床上易于区分。但越来越多的患者同时具备这两种疾病的特征,且临床症状更重、急性加重频繁、治疗费用更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目前关于COPD合并AS的机制及表型仍不明确,但与COPD或AS类似,其本
生物医用镁合金血管支架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备受关注,然而其降解行为和生物相容性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聚多巴胺(PDA)、透明质酸(HA)和肝素等功能分子在镁合金血管支架表面改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尝试,但是抗凝血功能较差、在人体内易被酶降解和易致出血分别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应用。本研究将肝素的功能性结构(磺酸基)与HA组合,制备出了含硫量(wt%)分别为2.06、3.69
目的:1.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P-Gemox-De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和培门冬酶)方案治疗初治Ⅲ/Ⅳ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疗效分析;2.探讨PD-1抑制剂联合P-Gemox-Dex方案治疗初治Ⅲ/Ⅳ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耐受性及不良反应;3.探讨初治Ⅲ/Ⅳ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情况和预
背景与目的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造血组织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白血病发生率约为3~4/10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高发性肿瘤之一。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在成人中最常见,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生存率低。AML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基于AML分子遗传学与细胞遗传学的ELN危险度分层
道路提取作为遥感影像对象提取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可以为道路提供语义信息和位置信息,属于一种特殊的语义分割任务,目标是将图像像素分为道路对象和背景区域两个子集,并且为道路对象区域的每个像素分配一个统一的语义标签。卷积神经网络(CNN)具有参数少,局部特征利用充分,特征提取能力强等特点,是目前道路提取使用的主流方法。但是,类不平衡问题经常出现在CNN的训练集中,大大降低了CNN模型的性能。本文采用集成代
随着电子产品的高速升级换代,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起到热传递连接作用的热界面材料(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TIMs)是解决散热问题的关键材料之一。聚合物/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同时结合了聚合物材料的密封好、易加工、成本低和石墨烯的声子-电子协同热传导等优势,已被视为先进TIMs的理想替代物之一。相比而言,类贝壳层状结构的聚合物纳米纤维/石墨烯复合
锂金属因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 Ah g-1)被认为是重要的下一代可充电负极材料。然而,在电池循环过程中锂金属表面的锂枝晶生长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的破裂,副反应的加剧,甚至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引发安全问题。因此,解决锂枝晶的问题对稳定锂负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构筑三维集流体负极和锂负极活性点位修饰两个方向,探究了亲锂位点对锂沉积行为的诱导作用,实现锂金属的
聚甲醛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被誉为“赛钢”,聚甲醛齿轮质量轻、噪音小、可加工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密传动系统。然而,聚甲醛的高结晶性导致齿轮易收缩变形。此外,导热性能差、强度低也是聚甲醛齿轮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提高齿根弯曲强度为目标开展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提出了齿轮弯曲强度测试新方法,设计加工了聚甲醛齿轮测试专用夹具,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并实验验证了优化设计结果,分析了影响聚甲醛齿轮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由于其能量转化率高、燃料选择范围广等优点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氧离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O-SOFC)阳极或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H-SOFC)阴极产生的水通常会对单电池长期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且随着工作温度降低,阴极材料低的氧还原反应活性成为高性能SOFC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本文在Ruddlesden-Popper(R-P)型氧化物La1.5Pr0.5N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性能计算在气候模拟、流体力学、分子动力学、生物信息等领域都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高性能并发、多计算系统模型、数据与云存储下的高性能计算中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用户需求响应的时间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如何对高性能计算系统平台进行资源分配和负载均衡化才是增强性能的核心。为了提高高性能计算系统利用率,以及降低系统负载不均衡,本文通过分析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蚁群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