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影响,西部地区人口流向中部及东部地区就业,流动人口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通过婚姻向上流动,流出其出生地。女性外流,进一步加剧了其出生地适婚男女比例失衡问题,西部农村男性婚姻圈被缩小。西部农村地区婚姻市场中女性缺失,提升了女性选择婚配对象的主动权,男性陷入被挑选的被动状态。掌握了较多主动权的适婚女性,在现代经济理性的指导下在婚姻市场中选取婚配对象,为了保障结婚后日常生活水平不下降,女方依据现代物质财物符号向男方提出成婚条件,选取结婚对象。由于婚姻市场中女性缺失,男性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及心理压力。笔者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婚姻寻找理论与风险理论,进一步了解到,西部农村男性婚姻挤压主要表现为:婚配市场女性缺失,农村男性初婚年龄偏大与成婚过早现象并存;农村男性娶妻费用畸高;为了规避失婚的风险,男性不断调整婚姻策略,处于“妥协”状态。在了解婚姻挤压表现时,寻找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男孩偏好生育文化的影响,农村夫妇更倾向于生养男孩,直接导致男女出生性别比失衡,再者女性流入城镇就业,婚姻圈扩大通过婚姻迁移流出出生地,进一步加剧了西部农村婚姻挤压,另外受婚姻梯度的影响,经济条件较差的男性在整个婚姻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有可能在婚姻市场被淘汰,成为“光棍”。婚姻挤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面临婚姻挤压的男性及家人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其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农村大量未婚男性的存在,可能会威胁到女性安全。此外,若未婚男性群体负面情绪得不及时释放及疏导,有可能会做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不利于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最后笔者在在了解婚姻挤压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婚姻挤压的策略。婚姻挤压是性别比失衡的直接后果,缓解婚姻挤压需要进一步优化生育空间,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此外,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吸引农村女性回流,减缓适婚女性外流对出生地男性婚姻圈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推广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模式,同时扩大机构养老规模,减轻农村老人对家庭养老的依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