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中对血-视网膜内屏障(iBRB)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并利用体外实验探讨糖网病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iBRB破坏的关系以及EPO对其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同时,将大鼠分为两组,分别行玻璃体腔内注射EPO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糖尿病发病2周后,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ITC-Dextran)灌注实验检测视网膜渗漏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和分析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的分布、数量和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采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BV2小胶质细胞建立细胞模型,通过CCK-8测定细胞活力选择合适的oxLDL浓度和处理时间。收集不同处理组的小胶质细胞上清液,用于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并通过FITC-Dextran渗漏实验和跨上皮电阻(TEER)实验检测HUVEC屏障的完整性。采用免疫荧光、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形态及炎症因子等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发病2周的大鼠视网膜FITC-Dextran 渗漏增加、ICAM-1 表达增加且分布改变;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形态由分支状转变为阿米巴样,且向深处视网膜迁移。玻璃体腔内注射EPO后,视网膜FITC-Dextran渗漏减轻、ICAM-1的表达下降;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形态改变且迁移减轻。oxLDL培养的小胶质细胞细胞活力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下降,同时细胞变大。oxLDL处理的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使HUVEC屏障的FITC-Dextran渗漏增加、TEER值下降;而EPO处理组上述指标变化有所减轻。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oxLDL处理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升高,而EPO组有所下降。结论:1.玻璃体腔内注射EPO能减轻早期糖网病中iBRB的破坏并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2.EPO能抑制oxLDL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并减轻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对HUVEC屏障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