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7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云南省肾脏病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或肾移植3个月以上、年满18岁的终末期肾病患者3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血液透析组患者160例,腹膜透析组患者52例,肾移植组患者142例,采用肾病生存质量评估简表(KDQ0L—SFTM1.2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生存质量,同时收集每个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1.三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①肾移植组在SF-36总评分及其8个分支领域评分、KDTA总评分及其分支领域症状(SPL)、肾病的影响(EKD)、肾病带来的负担(BKD)、性功能(SexF)的评分均高于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肾移植组尚在工作状况(WS)领域得分高于血液透析组,在睡眠(Sleep)、社会支持(Sos)领域得分高于腹膜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液透析组在睡眠(Sleep)、社会支持(Sos)领域评分高于腹膜透析组,而在精力状况(Energ)、肾病的影响(EKD)、工作状况(WS)领域评分低于腹膜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移植组在SF-36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总评分均高于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在上述两个领域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社会人口学指标与生存质量①一般资料比较: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段、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社会人口学资料与SF-36总评分:血液透析组:SF-36总评分在不同年龄段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SF-36总评分在不同性别、年龄段、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组:SF-36总评分在不同的年龄段、婚姻状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社会人口学资料与KDTA总评分: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的KDTA总评分在不同性别、年龄段、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组的KDTA总评分在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①血液透析组的SF-36总评分及KDTA总评分、腹膜透析组的SF-36总评分均与年龄呈负相关,而肾移植组的SF-36总评分与年龄呈正相关;②三组患者的SF-36总评分均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③血液透析组和肾移植组的SF-36总评分及KDTA总评分、腹膜透析组的SF-36总评分均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④血透组的SF-36总评分、肾移植组的SF-36总评分及KDTA总评分均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⑤肾移植组的SF-36总评分及KDTA总评分均与血肌酐呈负相关。结论:肾移植组在SF一36总评分及其各个分支领域评分、KDTA总评分及其多个分支领域评分均高于血液透析组及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在睡眠(Sleep)、社会支持(Sos)领域高于腹膜透析组,在精力状况(Energ)、肾病的影响(EKD)工作状况(WS)领域评分低于腹膜透析组,表明肾移植患者总体生存质量优于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三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年龄、文化程度、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等因素有关,临床中注意监测上述指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