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MP,TIMP)-1、2与脑膜瘤侵袭性的关系。 方法 (1)正常蛛网膜组10例。脑膜瘤手术标本60例,按1999年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和分级标准分为:良性脑膜瘤(WHOⅠ级)组25例,不典型脑膜瘤(WHOⅡ级)组20例,恶性脑膜瘤(WHOⅢ级)组15例。按肿瘤侵袭性分组:60例中非侵袭性脑膜瘤28例,侵袭性脑膜瘤32例。(2)采用免疫组化S-P(Streptavidin-Peroscidase)法检测MMP-2、MMP-9、TIMP-1和TIMP-2在脑膜瘤中和正常蛛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3)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α=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 (1)在正常蛛网膜组织中未见MMP-2的阳性表达。在良性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16/25)、75%(15/20)和80%(12/15)。其表达强度在良性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组织中呈逐次增高趋势,且均高于正常蛛网膜组织(P<0.05),但在三组肿瘤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MMP-2在正常蛛网膜组织、非侵袭性脑膜瘤和侵袭性脑膜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0)、53.6%(15/28)、84.4%(27/32),其表达强度依次增高,且在后二者间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③MMP一9在正常蛛网膜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在良性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6/25)、80%(16/20)和100%(15/15)。其表达强度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均高于良性脑膜瘤(p<0.05),但在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 .05)。(4) MMP一9在正常蛛网膜组织、非侵袭性脑膜瘤和侵袭性脑膜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0)、犯.1%(9/28)和84.4%(27/3为,表达强度侵袭性脑膜瘤高于非侵袭性脑膜瘤(p<0 .05),而在正常蛛网膜组织和非侵袭性脑膜瘤中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尸>0 .05)。(5)皿MP一1在正常蛛网膜组织、良性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10)、80%(20/25)、35%(7/20)和13.33%(2/15),其表达强度呈逐步降低趋势,其中在正常蛛网膜组织和良性脑膜瘤之间,良性脑膜瘤和不典型脑膜瘤之间,良性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 .05)。(6) TIMP一1在正常蛛网膜组织、非侵袭性脑膜瘤和侵袭性脑膜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 (10/10)、89.3%(25/28)和12.5%(4/32),其表达强度呈逐步降低趋势,各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 .05)。(7) TIMP一2在正常蛛网膜组织、良性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10)、88%(22/25)、40%(8/20)和13.33%(2/15),其表达强度呈逐步降低趋势,其中良性脑膜瘤和不典型脑膜瘤之间,良性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尸<0 .05)。(8)T IMP一2在正常蛛网膜组织、非侵袭性脑膜瘤和侵袭性脑膜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10)、92.9%(26/2s)和18.8%(6/犯),其表达强度呈逐步降低趋势,其中正常蛛网膜组织和侵袭性脑膜瘤之间,非侵袭性脑膜瘤和侵袭性脑膜瘤之间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1 .MMP一2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蛛网膜组织;在侵袭性脑 2郑州大学2003届硕士毕业论文基质金属蛋白醉2、一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一与脑膜瘤侵袭性的关系膜瘤中的表达强度高于非袭性脑膜瘤,表明MMP一2在脑膜瘤的发病和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MMP一9在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中的表达强度均高于良性脑膜瘤;在侵袭性脑膜瘤中的表达强度高于非侵袭性脑膜瘤,表明MMP一9在脑膜瘤的恶变和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TIMP一1在良性脑膜瘤中的表达强度低于正常蛛网膜组织;在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中的表达强度低于良性脑膜瘤;在侵袭性脑膜瘤中表达强度低于非侵袭性脑膜瘤,表明TIMP一1的低表达与脑膜瘤的发病、恶变及侵袭过程有关。 4 .TIMP一2在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中的表达强度均低于良性脑膜瘤;在侵袭性脑膜瘤中的表达强度低于非侵袭性脑膜瘤,表明TIMP一2的低表达在脑膜瘤的侵袭、恶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