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置相似性与Markov模型的移动目标轨迹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huil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定位技术的提高,移动轨迹数据的获取成为了现实,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轨迹数据的内容复杂多样,对轨迹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分析,不仅可以得到移动目标的运动模式和规律,还可以挖掘出目标的行为特征和兴趣爱好。由于移动轨迹数据具有离散性且数据规模较大,难以直接进行预测建模,而轨迹预测中常用的Markov模型也因为对历史信息利用的不足导致了模型的预测精度过低。为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根据轨迹数据划分轨迹空间和建立轨迹终点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为了实现轨迹链序列化,本文提出了基于时空密度的动态网格划分的算法。该方法采用基于网格的聚类方式,对移动轨迹数据的样本空间进行划分,然后引入轨迹的时空特性对大于给定阈值的单元格进行层次划分,并在划分的网格上形成初始聚类,避免了轨迹数据的信息丢失问题,同时考虑了时空维度,更好的反应了移动目标的行为模式。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且耗费时间较低,保证了轨迹序列的有效性。其次,为了解决Markov模型在目标位置预测中存在轨迹信息利用不充分,而多阶模型存在数据稀疏和状态空间过于膨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相似性与Markov模型的移动目标预测方法。该方法是在传统的Markov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位置相似性因素,把当前的轨迹序列与历史轨迹序列集合中位置相似的轨迹进行计算,找出符合相似度阈值的历史轨迹,并把符合条件的历史轨迹集合与Markov模型结合起来,通过概率矩阵预测移动目标的未来区域,充分考虑了历史轨迹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位置相似性Markov模型预测准确率可达70%,相比于Markov模型来说,准确率提高16.8%。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无线通信设备(如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设备、手机等)逐渐小型化,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电磁干扰(EMI)。因此,开发高性能电磁干扰屏蔽材料在商业和军事通信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金属及其复合材料是电磁干扰屏蔽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但是由于金属的高导电性,导致电磁波在金属表面发生多次反射造成二次电磁污染。此外,其高密度、机械柔韧性差、抗腐蚀性差以及繁琐昂
虚拟现实技术因其强可交互性、高沉浸感和多感知性,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类教学场景中。然而教育信息资源迅速增长容易引发知识内容过载,复杂、无序的碎片化知识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知识负荷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又存在交互性差、安全系数受限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构建知识树系统平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知识树内容三维可视化,将原有教学知识内容多维度关联展示,辅助添加课程内容实验,有效加强学生知识感知能力,提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其中日志数据的研究对系统性能优化、用户行为分析、实时推荐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价值,所以针对日志数据实时采集,挖掘内在数据信息并作出实时地响应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但目前在日志数据实时流处理的研究中,存在计算延迟高及资源调度时延较长等瓶颈问题。基于此,本文设计了面向海量日志数据实时流处理平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解决在Flink实时流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传统购物方式逐渐被网络购物所取代,从而成为新的潮流。其中服饰作为必需品,在网络购物中占有重要比例。目前大多数服饰购物平台的服饰检索技术是利用基于关键字的检索方法,但其存在无法全面地描述图像内容、人工标注服饰属性时主观性过大,影响服饰检索的精度等问题。而基于内容的服饰图像检索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内容的服饰检索关键在于服饰图像的特征提取和特征的索引机制,现有
随着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三大战略的相继提出,数据被作为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核心。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已经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但专业质量数据分析算法和分析工具应用难度大,易形成知识应用障碍,难以理解质量数据中蕴含的决策知识。因此,建立质量数据集成分析平台,采用数据可视化的手段辅助企业实现智能化管理已迫在眉睫。传统的数据分析
癫痫被定义为一种因大脑异常活动而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在非癫痫发作期间,癫痫患者的表现与常人无异。而在癫痫出现时,癫痫患者的直观表现为肢体痉挛、口吐白沫等。同时癫痫还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烦闷、抑郁的心情,更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患者猝死。脑电图是用来检测和纪录大脑活动的重要手段,然而临床中对脑电信号的分析方法主要是依赖医生或专家的人工诊断。因此会存在诊断效率低下,诊断准确性有待提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计算机视觉的研究课题之一,图像修复技术已应用到卫星图像处理、军事公安、视频和多媒体系统图像处理等多个领域。其目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修复已经受损的图像,从而得到和原图像相似的图像。目前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图像修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受损图像,但是也存在修复后图像边界模糊、图像纹理不清晰、视觉效果差等问题,无法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因此,本文针对
边缘计算就是将计算和存储下沉至边缘端的一种计算模式,而多集群边缘云是当今边缘计算架构的主流模式之一。能否实现多集群边缘云环境下的数据、计算资源的合理调度是决定边缘计算执行效率的核心要素。目前的调度方法存在集群调度负载不均衡、任务调度时延较大等问题。为此,本文结合边缘环境下任务需求不同,提出了一种多集群边缘云调度策略。具体如下:首先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集群边缘云框架,并在此框架上设计了部分功能模块
不同于以往人类可以借助自然界去分解处理垃圾,当前海量的垃圾已经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既影响人类生存又破坏自然环境,如何准确、高效、合理地处理这些垃圾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垃圾分类是将大量垃圾变废为宝的合理途径,但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并不十分清楚每种垃圾的具体类别,从而造成垃圾乱投乱放,致使人工分类成本增加和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必须善用科技的力量,技
图像文本描述算法是将图片中元素之间的关系用流畅的自然语言表述出来的交叉研究领域。通过模仿大脑神经系统接收信息后的处理流程,人类设计各种模型让机器模拟大脑将图片转化成描述语句,让机器能够探索并感知世界。图像文本描述算法在导盲、图像搜索和医学图像自动语义标注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图像文本描述算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处理数据集图像,把图像的特征提取出来,经过循环神经网络之后最终生成对应的自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