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健吾的话剧创作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重从三个主要方面来论述李健吾的话剧创作:以“人性”为中心的话剧主题、人物塑造及台词语言艺术、探索并实践话剧民族化的中西合璧的创作技法。李健吾把“人性”作为其话剧创作的主题,他的“人性论”是建立在深厚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的,作家的“人性论”以人物复杂交织的内心为对象,写出人物因社会环境的变动而造成的心灵矛盾与纠结;同时,它还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人性,不是固定不变的、永恒的虚无人性;这种“人性”是最普遍的“人性”,不是单个人的“人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万物之灵长,“人性”是文学创作与批评应该投入更多关注的主题,同时也是最基本的文学素材。在塑造人物方面,李健吾可谓精深细致,他充分发挥自己善于挖掘人物心理活动的优势,对话剧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开透视,具体技巧如下:一,通过语言与行动来展开人物的刻画;二,独语是极好的展示人物心理流动与转变的手法;三,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流动及转变的过程;四,在部分作品中,作家还采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语言方面,李健吾话剧注意写出典型化人物的典型语言,而且还写出不同于他人语言的目的性语言,此外,李健吾还注意到方言的运用与因体裁分类导致的语言变化。李健吾对西方戏剧技巧的借鉴集中体现在对“三一律”、“佳构剧”技巧的借鉴与改造上,李健吾把西方戏剧重写实的理论与中国传统戏曲重写意的要求融合在一起,此外,还对戏剧的结构、语言等因素进行整合,使其话剧具有一种中西交融的审美趣味。在学习西方戏剧技巧的同时,李健吾一直在进行着实践话剧民族化的努力。在戏剧创作中,李健吾使用了意象与意境这两个中国古典文论首创的理论。此外,李健吾还写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李健吾话剧民族化的努力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事件场景的替换,诗词的引用,文本结构的调整,民俗、宗教、哲学等的思索等,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述,李健吾实践了一位忠诚的文学艺术家对舶来的形式所进行的民族化改造。
其他文献
<正>秦皇岛晚报读者俱乐部成立于1996年12月,是《秦皇岛晚报》创刊当年,广大读者自愿参加的群众社团组织,其宗旨是"服务读者,扩大发行,促进办报",日常工作由报社发行部组织管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是VoIP等很多互联网应用的关键性能指标。目前常见的VoIP QoS策略多在集中于网络路由层面,采用的是集成服务、区分服务等方法,对通信质量
本研究以冀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大卧铺林场作为研究地点,以该区域内油松幼龄幼龄林、油松中龄林、油松近熟林、山杨纯林及山杨-白桦-蒙古栎阔叶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针叶及
十八大明确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
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创作可谓是当代文坛上的一种独特现象。虽然二者有共同的叙述对象即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
慈善本身既关乎行动也关乎价值,只有对慈善的意义和使命有了真正的理解后,才能正确认识慈善的合法性、商业化、全球化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 Charity itself is both act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诗界的革命取消了传统诗歌样式的合法性,白话新诗成为新诗坛的主流诗歌文体。然而,“五四”白话倡导者“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与拒绝传统的偏激,使
针对中外道路交通事故管理系统(Traffic Crash Management,TCM)的设计,以比对的视角剖析各自的特点,并为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大型城市的道路交通事故管理系统的构建提出了建设性
东北沦陷区文学肇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结束于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光复,横跨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和第三个十年。其继承了五四文学科学理性、感时
作为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郭雪波始终高度关注内蒙古科尔沁地区草原的生态环境,并从见证者的角度对草场退化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揭示了生态危机出现的原因,暗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