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关注了中美之间高科技领域的博弈。详细了解中兴通讯事件的发展始末,中兴通讯一度在经营上出现了停滞,分析了公司应当重视内外部环境的识别控制与评估工作。结合到国内的研发企业,研发过程中被卡脖子的问题,对研发项目内部控制机制进行了研究。提高研发项目成果转化、降低研发项目风险发生,是保证研发企业能够正常经营必备的要求。在人力资源风险、技术创新风险、项目验收风险、资金保障风险、产权转化风险上,需要着重关注。具体分析R公司的研发项目内部控制现状,发现在制度层面和流程描述层面都没有发现明显的瑕疵,在关键节点上也有相应的控制节点,但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访谈询问,发现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关注的风险点与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的关注点的有差异,主要存在研发产品与市场认可度关联不高、成本控制意识不强、研发人力资源紧缺、专利管理及经验总结薄弱。这部分的问题受到外部环境和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很大,虽然可能都按照内部控制流程操作,而在细节优化、措施落地的环节,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法真正落实,需要给管理层时间去推动提高内部控制意识,才能正向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究其根源是在R公司所处的高增长率、高竞争性的内外部环境下,管理层经营管理思路会显著影响公司使用偏激进的管理方式,过于重视结果,相对弱化对过程的管理和规范控制,使得研发部门在研发过程中,疲于应付计划下达的严苛任务,缺少对公司有促进性的科研工作。建议R公司具体通过优化信息系统建设、建立WBS-RBS工作风险分解矩阵、强化内部控制运行主体、转变经营考核指引思路、提高人才竞争力等方式,为R公司打好基础,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