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PC12工程细胞在大鼠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协同作用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lkll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样因子(GNDF)和PC12-GFR(1-RET基因工程细胞对脊髓半损伤大鼠神经元存活和纤维再生的协同作用。探讨GDNF的神经营养作用途径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细胞转染、G418筛选和挑选单克隆的细胞培养技术,构建高表达GDNF受体GFR(1和RET蛋白的基因工程细胞株PC12-GFR(1-RET。在建立成年SD大鼠脊髓T8半横断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将体外培养的PC12-GFR(1-RET工程细胞移植入脊髓损伤腔,同时局部应用GDNF。采用斜板实验和BBB联合功能评分观察大鼠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技术评价PC12-GFR(1-RET工程细胞和GDNF对神经元存活和纤维再生的影响。 结果 单独应用GDNF,皮质神经元比对照组明显增大,红核中两者虽无统计学差异,但GDNF组大神经元数目(600(m2以上)多于对照组;PC12-GFR(1-RET工程细胞组皮质和红核神经元均比GDNF组明显增大。说明局部应用外源性GDNF和PC12-GFR(1-RET工程细胞都能减轻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引起的逆性皮质和红核神经元损害。单独应用PC12-GFR(1-RET工程细胞可促进脊髓下行长传导束再生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而单独应用GDNF可促进损伤后早期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而对损伤后8周轴突再生和后肢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观测、统计上述各脊髓损伤指标发现:PC12-GFR(1-RET工程细胞和GD-NF联合应用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强于GDNF或PC12-GFR(1-RET工程细胞单独应用。 结论 GDNF和PC12-GFR(1-RET工程细胞在对脊髓损伤修复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硝基吡唑类化合物含氮量高,且具有高生成焓、高密度、低感度以及对环境友好的特性,近年来已成为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4-氨基-3,5-二硝基吡唑(LLM-116)是一种高能钝感化合物
目的评价精细化护理对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受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68例,根据采用的护理方法
运载体的导航与制导设备完成对其姿态和位置的控制,姿态测量为姿态控制提供必要的姿态信息。高速飞行体动态响应大,对姿态测量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更高。导航计算机作为姿
目的:通过复制坐骨神经卡压模型,探讨周围神经卡压对脊髓神经元数目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观察神经胶质细胞的变化。 方法:选用成年健康SD大鼠50只,雌雄不限,体重200~250g,采用经典的
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加快使得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信息和通讯的关系日益紧密。信息化社会不仅正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同时也对传统的居住空间提出了
在饲料粉碎行业,锤片式粉碎机占有重要地位,其加工性能好、占地少、通用性强,因此被广泛采用。随着国家机械工业的迅猛发展,锤片式粉碎机也逐步暴露出诸如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
JND (Just Noticeable Distortion)即恰好可察觉失真,代表了人类视觉系统由于各种主观效应所造成的,对不同图像有不同失真阈值的现象。当图像的失真程度低于该阈值时人眼不会
LTE是3GPP长期演进项目,兼容目前的3G通信系统并对3G演进。它具有高传输速率、高传输质量和高移动性的特性。3GPP在工作计划中写入了长期演进的研究框架,并提出了未来在20MHz带
民国时期,农村金融问题日益突出。时人纷纷认识到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必要性,舆论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农村金融问题的讨论。《东方杂志》积极参与探讨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对策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探讨(AHH)是否改变脑氧代谢的平衡。方法:选择23例择期行肝叶部分切除和肝内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高容量血液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