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通过观察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尿中肾小球足细胞裂隙膜蛋白(Podocin)、足糖萼蛋白(Podocalyxin,PCX)、肾病蛋白(Nephrin)等足细胞标记蛋白表达与正常人群的差异,证实肾小球足细胞的损伤在DN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2.通过观察糖肾康颗粒对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尿蛋白水平及其足细胞标记蛋白的干预作用,探讨糖肾康颗粒对DN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肾病科及内分泌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气阴两虚血瘀证DN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并设正常组20例。研究过程中共脱落3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最终完成69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予糖肾康颗粒口服,每天三次,每次10g,温开水送服,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P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尿中PCX、Nephrin、Podocin蛋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治疗组临床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67.6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55.88%;治疗8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64.71%。治疗组临床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8周后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8周后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4周后、8周后证候积分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1)。3、治疗8周后,治疗组、对照组UACR、24h UP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UACR、24h UPr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4、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Scr、BUN及e GFR变化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尿PCX、Nephrin、Podocin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尿PCX、Nephrin、Podoci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尿PCX、Nephrin、Podoc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血常规、大便常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中尿PCX、Nephrin、Podocin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表明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参与了DN的发生与发展。2、糖肾康颗粒可有效改善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具有良好的临床的疗效;且可降低患者尿PCX、Nephrin、Podocin等足细胞标记蛋白的高表达,其机制可能与糖肾康颗粒能够减轻足细胞损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