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互动式指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比较互动式指针疗法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活动等方面的差异,为互动式指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推广提供科学的临床数据,以优化本病的治疗方案。 方法:按照就诊顺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互动式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每次治疗均30分钟,1日1次,10次为1疗程,休息1天后继续第2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对各组中医症候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 结果: 1.中医症候疗效: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通过对两组中医症候疗效进行秩和检验,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Z=2.0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互动式指针疗法组治疗前为58.60±7.56,治疗后为82.27±7.67;针刺组治疗前为57.37±7.82,治疗后为80.63±6.41,经对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日常生活能力积分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 3.肢体运动功能:互动式指针疗法组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56.73±7.41、82.63±4.77;针刺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6.31±6.35、79.50±6.2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r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评分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互动式指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疗效优于针刺,互动式指针疗法较针刺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