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原钩虾繁殖发育生物学与生态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czh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实验生态学和基础生物学的方法,对端足目中华原钩虾的生活史进行了初步观察描述;研究了中华原钩虾的胚胎发育及其与水温的关系;探讨了环境因子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原钩虾胚胎发育时间、幼体孵化、存活及生长的影响;采用生理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对中华原钩虾摄食率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端足类钩虾中华原钩虾和蜾蠃蜚作为生物饵料移入对虾养殖池,比较了不同密度的饵料生物对中国对虾生长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中华原钩虾生活史的初步研究结合形态学、生理生态学方法,初步研究了中华原钩虾的生活周期、繁殖周期等生活史特征,为掌握中华原钩虾的繁殖生长等生物学特征奠定基础。中华原钩虾f1代在水温20℃,盐度3033,光周期13:11(L:D)条件下,雄性最长存活时间为183d,雌性260d。抱卵数量与雌性个体大小成正相关,拟合方程为y=7.4696x-42.257,R2=0.8147。f2代幼体性比约为1.55:1(♀:♂),幼体孵出后3540d性成熟,性成熟后雌性约每23周抱卵一次,并且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体长的增加,生产幼体数量也相应增多,其中第5批幼体数量达到最高。雌体一生产卵811次。2.中华原钩虾的胚胎发育及其与水温的关系观察描述了中华原钩虾的胚胎发育过程,并研究了胚胎发育与主要环境因子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水温21℃、盐度2833和pH7.748.03条件下,中华原钩虾胚胎发育全程大约需要220h,卵中孵出的仔体与成体形态相似。温度对其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 <0.01),水温1527℃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发育时间缩短,最快、最慢平均发育速率分别为0.15d-1及0.07d-1;孵出幼体个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孵出幼体个数受温度影响差异显著(P <0.01);测定各恒温条件下培养中华原钩虾的胚胎发育时间,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公式和最小二乘法计算发育阈温度C为6.02℃,有效积温K为137.30(d·℃),历期预测式N=K SK137.307.90/T (C Sc)=T (6.020.89)。3.中华原钩虾的存活及生长与温度和盐度的关系采用室内受控实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15,20,25和30℃)和盐度(5,10,15,20,25,30和35)以及温度(15,18,21,24,27℃)和盐度(15,20,25和30)交互作用对中华原钩虾幼体孵化、存活及生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华原钩虾幼体孵出数量受水温影响显著(P <0.05),20℃幼体孵出率最高,平均每只亲体孵出幼体30.67个。水温对幼体生长的影响差异十分显著(P <0.01),1525℃范围内,幼体的日增长和特定生长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加,水温25℃时达到最大值,平均日增长体长为0.23mm/d、平均日增长体质量为0.20mg/d,特定生长率体长为6.40%/d、特定生长率体质量为15.79%/d;当水温高于25℃,钩虾的日增长和特定生长率降低。中华原钩虾幼体的存活率受温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20℃钩虾幼体存活率最高,为98%,30℃存活率最低,为87.67%。2)温度盐度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1527℃温度范围内,中华原钩虾的胚胎发育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降低的趋势。经ANOVA双因素差异显著性分析,温度对中华原钩虾的胚胎发育时间具有显著影响(P <0.001),而单独盐度(P>0.05)或盐度-温度组合(P>0.05)条件下,胚胎发育时间差异不显著;单只雌性中华原钩虾产幼数量受温度影响(P <0.001)以及温度-盐度协同影响差异显著(P <0.05),但盐度单因子对钩虾幼体孵出数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时,27℃水温条件下各盐度处理组个体死亡率显著高于其它水温处理组,结果显示,温度对中华原钩虾的存活率存在显著的影响(P <0.01),而单因子盐度以及温度和盐度交互作用对幼体存活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特定生长率在水温1521℃范围内时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2427℃时,生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温度(P <0.001)以及温度-盐度组合处理(P <0.001)依然对体长特定生长率具有显著影响。中华原钩虾体长和体质量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回归方程式BW=5E–05BL2.4999,R2=0.9665。4.温度对中华原钩虾摄食率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采用生理生态学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中华原钩虾的摄食率和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中华原钩虾的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及淀粉酶在1525℃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2025℃温度范围内,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较高,说明是中华原钩虾幼体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消化酶各温度处理组之间差异十分显著(P <0.01)。作为甲壳动物食性指标的淀粉酶/类胰蛋白酶活力(A/T)值波动较小,均在1.21.5之间,偏植物食性,此阶段钩虾幼体的食性受温度影响不明显。中华原钩虾日摄食率受温度影响显著(P <0.05),幼体在水温2025℃之间具有最大摄食率,根据回归方程(y=-0.7544x2+33.297x-277.57,R2=0.9577)可计算得到最大日摄食率为89.84%,成体在20℃附近达到日摄食率的最大值,根据回归方程(y=-0.2471x2+10.463x–78.287,R2=0.9976)计算得到最大日摄食率为32.47%;中华原钩虾幼体和成体饵料吸收率同样也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各温度处理组幼体的吸收率均高于成体的吸收率。根据饵料吸收率趋势线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得到最大饵料吸收率分别是幼体为59.86%,成体为56.86%,对应的温度分别是幼体为21.30℃,成体为21.24℃。5.钩虾的生物饵料功能初探将端足类钩虾中华原钩虾、蜾蠃蜚作为生物饵料移入中国对虾养殖池,结果显示,对虾投放密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产出,对虾投放密度低,单尾对虾增重率虽然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但整池产出较低,反之,投放密度高,单尾对虾增重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整池的产出也不十分乐观。按中国对虾生长情况的排名计分进行比较,认为中国对虾35尾-蜾蠃蜚10g-中华原钩虾40g组合为理想的投放密度。饵料生物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保证对虾的高产出,但是钩虾的生物量是否与对虾的产出呈正相关,还有待于深入的试验研究。本试验是小型的中试试验,所得的对虾和饵料生物密度的优化组合还需要生产试验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将其引入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决策过程,通过某建筑公司参与某项目投标的实例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项目风险进行具体分析和测算,据此进行了风险决
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是全世界关注的健康问题,药源性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临床治疗肝损伤的一大难题。本研究中,首先利用对乙酰氨基酚、四氯化碳、大黄素、雷公藤甲素和马兜铃
金厂沟梁金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汗旗的南部边缘,是华北地台北缘非常典型的脉状热液大型金矿床,采矿历史已经超过50年。在矿区构造方面,构造对金厂沟梁金矿矿床产出状态和分布特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即是针对某类污染场地开展的基于人群健康的环境风险评价,其目的是通过评价场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和大小,指导场地污染防治决策。这对于工
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问题近年来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其中消费者受到损害之后诉诸法律的求偿问题是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从我国现行的消费者保护立法看,消费者的求偿权的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由此形成了我国外汇储备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
<正>省委《关于在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是一次活动,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要融入领导干部经常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而且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2009年,物流业被纳入了我
全球能源危机和地球环境恶化的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住宅建筑规模面临持续大幅度增加的局势。据清华大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