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窗异草》叙事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w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部模仿《聊斋志异》而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乾隆年间的《萤窗异草》既带有很明显的“聊斋”风格,又有区别于《聊斋》和其它仿作的叙事特点。本文试图应用叙事学相关理论,具体分析《萤窗异草》的叙事模式、叙事角度和叙事时间;在此基础上比较《萤窗异草》与《聊斋志异》及其主要仿作在叙事技巧方面的异同,探讨《萤窗异草》在中国传奇小说史上的独特地位和意义。全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萤窗异草》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一次梳理与回顾。近年来,对《萤窗异草》研究焦点从作者和成书年代的考证转移到了对《萤窗异草》的思想内容、题材和人物的研究上来,叙事方面的研究还无人涉及。第二部分:主要是在叙事角度方面对《萤窗异草》进行剖析。主要分在凡人眼中展开的鬼狐世界、男性视角所流溢的叙事心理动机、流动视角的成功运用三节进行论述。第三部分:着眼于《萤窗异草》的叙事时空。在叙事时间上自觉运用了叙事错时的手法;在叙事空间上构建了丰富的虚幻空间形态,而这种形态下蕴含了文人们的另一种白日梦。第四部分:关于《萤窗异草》的叙事结构。主要分为空间结构形态和时间结构形态两方面论述,并且分析了在这种结构形态下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第五部分:《萤窗异草》的比较研究。首先是与《聊斋志异》在叙事方式上的比较;其次论述了《萤窗异草》对《聊斋志异》的继承与发展;最后是《萤窗异草》与《聊斋志异》其它仿作的比较。
其他文献
姚鼐是清代著名的古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亦是桐城派之集大成者。本文试结合清代乾嘉时期的时代背景、诗坛概况和姚鼐的生平经历等,对姚鼐的思想、诗学观点、
客家方言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话的词语丰富多彩,它保留着相当一批古汉语词语,因而被称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它既受到多种地方语言的影响,又受到定居地土著民族语言的影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发出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同时,解放区掀起了一股改造二流子的规模性运动,并且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以后。在当时的《解放
学位
解放区文学塑造的女性形象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妇女在民族战争和解放战争下产生的复杂与矛盾的心理。她们自觉参与革命,随着时代带着“为革命斗争、为政治服务”的属性。文本中,她
学位
本论文以《封神演义》中的诗词为研究对象,对全书众首诗词进行注释,并在注释基础上对艺术成就较高、诗词内涵丰富的诗词进行简评,以便读者理解诗词内容和小说文化思想。本文主要
目前,“合作学习”在各地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开始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认识不足,或者没有作深刻的探讨,所以常常只在一种比较浅显的表面上展开,存在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