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部模仿《聊斋志异》而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乾隆年间的《萤窗异草》既带有很明显的“聊斋”风格,又有区别于《聊斋》和其它仿作的叙事特点。本文试图应用叙事学相关理论,具体分析《萤窗异草》的叙事模式、叙事角度和叙事时间;在此基础上比较《萤窗异草》与《聊斋志异》及其主要仿作在叙事技巧方面的异同,探讨《萤窗异草》在中国传奇小说史上的独特地位和意义。全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萤窗异草》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一次梳理与回顾。近年来,对《萤窗异草》研究焦点从作者和成书年代的考证转移到了对《萤窗异草》的思想内容、题材和人物的研究上来,叙事方面的研究还无人涉及。第二部分:主要是在叙事角度方面对《萤窗异草》进行剖析。主要分在凡人眼中展开的鬼狐世界、男性视角所流溢的叙事心理动机、流动视角的成功运用三节进行论述。第三部分:着眼于《萤窗异草》的叙事时空。在叙事时间上自觉运用了叙事错时的手法;在叙事空间上构建了丰富的虚幻空间形态,而这种形态下蕴含了文人们的另一种白日梦。第四部分:关于《萤窗异草》的叙事结构。主要分为空间结构形态和时间结构形态两方面论述,并且分析了在这种结构形态下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第五部分:《萤窗异草》的比较研究。首先是与《聊斋志异》在叙事方式上的比较;其次论述了《萤窗异草》对《聊斋志异》的继承与发展;最后是《萤窗异草》与《聊斋志异》其它仿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