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诗词评注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xiao3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封神演义》中的诗词为研究对象,对全书众首诗词进行注释,并在注释基础上对艺术成就较高、诗词内涵丰富的诗词进行简评,以便读者理解诗词内容和小说文化思想。本文主要有三个部分:前言、凡例、评注。  第一部分概述《封神演义》诗词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介绍《封神演义》的诗词概况及来源。第三部分介绍《封神演义》诗词的功能:刻画人物、组织情节和渲染环境。第四部分分析《封神演义》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典故艺术、对比艺术和比喻艺术。第五部分总结《封神演义》诗词的道教文化内涵:道教服饰文化、道教内丹文化和道教五行八卦文化。第六部分为结语,概括总结全文内容,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和意义。  凡例部分,介绍本注评所用的底本、注释的体例等,是本注评的提纲挈领。  评注部分,即本论文的主体部分。注释方面,对诗词中所涉及的人物、地名、史实、佛道典籍等加以笺释,并对所涉及典故考证其出处,眞正做到文献学意义上的注释研究。在诗词注释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艺术等方面作出评价,力求为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诗词研究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日常生活里的景象是小说作品的常态,作家在致力于小说创作的同时总是不能避免地把自身体验带进作品之中,王安忆也不例外。在多年的小说写作中,她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偏爱”溢于言
卡夫卡的创作是关于弗洛伊德文学是作家“力比多”的升华理论的最好注脚。他在有意或者无意的实践了弗洛伊德学说。卡夫卡是个现实社会的弱者。在其一生中,父亲如同一个无比巨
姚鼐是清代著名的古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亦是桐城派之集大成者。本文试结合清代乾嘉时期的时代背景、诗坛概况和姚鼐的生平经历等,对姚鼐的思想、诗学观点、
客家方言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话的词语丰富多彩,它保留着相当一批古汉语词语,因而被称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它既受到多种地方语言的影响,又受到定居地土著民族语言的影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发出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同时,解放区掀起了一股改造二流子的规模性运动,并且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以后。在当时的《解放
学位
解放区文学塑造的女性形象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妇女在民族战争和解放战争下产生的复杂与矛盾的心理。她们自觉参与革命,随着时代带着“为革命斗争、为政治服务”的属性。文本中,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