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是中国的盛世,也是英语教育界的盛世。因为中国加入WTO、2008申奥的成功,英语学习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2001年1月教育部正式下文规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从2002年秋季开始,乡镇小学逐步开设英语教程,小学英语学习的起始年级为小学三年级。2001年9月,新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基础教育课程实验推广工作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对小学英语教学有新的认识。 本文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理念与课程实施的中间环节着手,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特点、依据和实施效应。 基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成果和本人对小学英语课堂的实地观察与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是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文化背景中为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和适应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而作出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它是一个运筹、决断、施教、观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是教师自主地、能动地运用理论于实践,从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环节。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灵魂;小学英语课程目标是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基础;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是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出发点;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及素质使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多样化;教学环境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影响小学英语的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结构是指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所包含的诸要素有规律地构成的系统。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直接作用于小学生、学习内容和教学环境,由计划与设计策略、学科体系策略(即知识、技能、文化意识和交际的教学策略)、课堂策略(即课堂管理策略、讲授策略、提问策略、活动策略、学法指导策略、情感策略、技术应用策略和教师口语策略)和评价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作为英语教学谋划和教学措施,它的结构是复杂的,其基本特征则主要表现在对教学行为的指向性(指向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规定某种教学行为的。)、其结构功能的整合性(在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中体现教学策略构成的综合性特征,发挥教学策略作用时,体现教学策略功能的系统性特征)、本身的可操作性(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是教学活动具体化、行为化的基本依据。)和灵活性、对解决教学问题的启发性(能启发教师主动去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和方式,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最后本人采用行动研究法把研究和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以柳州市的一节小学英语课为例,说明了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运用及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