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Comprehension of Animal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Cognitive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中英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动物隐喻,客观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主观因素又给动物隐喻的理解带来了一定难度。而很多研究动物隐喻的论文只局限于从中英文化的角度解释一些简单的文化现象,或者从认知角度探讨动物作为源域向人类和其他领域的投射。作者认为他们的缺陷在于都没有系统地讨论这些动物隐喻的理解过程。只有通过系统地分析动物隐喻的理解过程,才能找出一些可能造成动物隐喻理解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才能使人们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困难并提高对动物隐喻的理解。 本文引用束定方在《隐喻学研究》一书中提出的隐喻理解过程来探讨动物隐喻的理解。隐喻的理解有两个步骤,首先要识别隐喻,然后在理论和语境的协助下推断隐喻意义。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首先探讨动物隐喻的普遍性和文化差异性,然后再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中英动物隐喻进行理解过程的探讨,最后总结出一些导致动物隐喻理解难度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一些提高理解动物隐喻的方法。 通过对中英动物隐喻理解过程的研究,本文发现只是依靠概念隐喻理论和语境元素理解动物隐喻是不够的,人们自身的主观因素给动物隐喻的理解带来了一定难度。这些主观的因素可能包括人们对动物的兴趣和爱好,和个人的联想能力等方面。鉴于此,本文认为人们应该在吸收有效的理论和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对动物的兴趣进而提高对动物的了解,注意发展与他人讨论和联想尽可能多关于动物在不同文化中的信息的能力。 尽管文中关于英汉动物隐喻的理解过程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该研究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动物隐喻理解过程的探讨,本文对于一贯只用理论和有限的文化背景知识理解隐喻的人们指出了新的方向:在已有的理论和文化背景知识下,人们还要从自身的主观因素出发提高对动物隐喻的理解。
其他文献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至今仍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论。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国外的语言学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萨丕尔-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
在二语习得领域中,学习动机一直被视为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也已进行了60多年,但很少有将商务英语作为其专门的研究对象。而且这些研究也主要是学
词块作为语言构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词汇和语法的特点,能够直接反映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是语言中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词块并试图将
作为最典型的模糊语言,模糊限制语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尽管学者从很多方面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进行了研究,但是对其在商业新闻报道中的研究却很少。新闻,是大众传媒的有
众所周知,弗吉尼亚·吴尔夫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她在主题探索和形式创新方面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作为吴尔夫的典范之作,小说《达洛维夫人》成功地体
语言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对于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有着深远的意义,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直到最近,国内外很多学者仍旧致力于从各个方面研究这两个因素对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