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慢性疼痛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抑郁、焦虑症状水平,并进一步分析比较不同疼痛特征(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性质)的慢性疼痛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探讨慢性疼痛各维度与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156名慢性疼痛患者和89名正常对照受试完成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焦虑量表(BAI)。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慢性疼痛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心理测评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疼痛特征的慢性疼痛患者的抑郁、焦虑结果;采用相关分析探讨慢性疼痛患者焦虑各因子(精神焦虑和躯体焦虑)以及抑郁各因子(抑郁的躯体症状、情绪症状和认知症状)与感觉性疼痛、情绪性疼痛、疼痛强度(VAS)、每周疼痛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慢性疼痛组的BDI、BAI量表总分以及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女性别慢性疼痛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不同性别患者间没有显著差异。②不同疼痛部位的慢性疼痛患者的抑郁、焦虑总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低背痛的抑郁、焦虑得分均为最高。不同疼痛时间的慢性疼痛患者的抑郁、焦虑总分存在显著差异,且疼痛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水平随着疼痛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P<0.05)。不同疼痛性质的慢性疼痛患者的抑郁、焦虑得分无显著差异。但刺痛程度高分组的患者抑郁、焦虑总分均显著高于疼痛程度低分组,热灼痛和触痛的高分组抑郁总分也显著高于低分组。③慢性疼痛患者的感觉性疼痛与焦虑各因子以及抑郁的躯体症状及认知症状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性疼痛及疼痛强度与抑郁、焦虑各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每周疼痛时间与抑郁、焦虑各因子分均无显著相关。结论:1、慢性疼痛患者伴有显著的抑郁、焦虑症状。2、慢性疼痛患者抑郁各因子分、焦虑各因子分与疼痛各维度密切相关。3、不同疼痛特征(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性质)的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水平不同,根据疼痛特征分类分级制订综合治疗措施,可能是慢性疼痛治疗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