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乳头溢液临床回顾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g199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房包块和乳房疼痛。乳头溢液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其病因的不同会影响到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患者的预后。因此我们对乳头溢液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目的在于探讨患者年龄、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乳头溢液的性状、是否合并乳房肿块、术前溢液涂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等临床因素与乳头溢液性疾病良、恶性的关系,为临床更合理的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2月~2007年2月收治的所有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学分析年龄、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乳头溢液的性状、是否合并乳房肿块,术前溢液涂片脱落细胞学检查情况等与乳头溢液性疾病良、恶性的关系。结果:收治共68例非妊娠哺乳期乳头溢液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4~82岁,平均46.3岁,首诊主要症状为乳头溢液,从发现到就诊的时间为1天~16年,平均23.5个月。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本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了病人年龄、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乳头溢液的性状、是否合并乳房肿块、术前溢液涂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等临床因素与乳头溢液性疾病良、恶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单因素分析:年龄>50岁乳头溢液者患乳腺癌可能性明显高于≤50岁乳头溢液者(P<0、05);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的长短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病变性质的鉴别无明确临床意义(P>0、05);血性溢液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其它性状溢液者(P<0、05);溢液伴乳房肿块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明显高于不伴乳房肿块者(P<0、001);术前溢液涂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对于乳头溢液性疾病良、恶性鉴别无明确临床意义(P>0、05)。(2)多因素分析:年龄>50岁、血性溢液、伴有乳房肿块是患乳腺癌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1、年龄>50岁乳头溢液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明显高于≤50岁乳头溢液者。2、血性溢液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其它性状溢液者。3、溢液伴乳房肿块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明显高于不伴乳房肿块者。4、年龄>50岁、血性溢液、伴有乳房肿块是患乳腺癌的高危因素。5、病人年龄、乳头溢液的性状、是否合并乳房肿块对鉴别溢液良、恶性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磷脂酶C-γ1(phospholipase C-γ1,PLC-γ1)信号通路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状态的影响;探讨PLC-γ1信号通路在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的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我国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学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国内、外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先进的研究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慢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医学领域,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中越来越依赖影像数据,医学影像的智能化已经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基于3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并且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环境形成了一种"供过于求"的局面,各路营销精英人士也开始反思
"家园互动"是指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增进父母与孩子,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感情。教师与家长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在各种活动中让家长了解家园互动在幼儿成长过程
初中学生辍学率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别,并有随着年级递增的趋势。本文在思考分析辍学原因的基础上,寻求抑制农村中学学生辍学率的方法,以期为促进农村教育的稳定发展提供可行性
目的初步探讨血脂异常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评价血脂异常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211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
<正>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开放化的教学旨在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自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新的审美需求,对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愈发显得迫切。在这种背景下,一批文化企业转企改
一、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对腰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二、方法采用新型CAD方法精确建立腰椎L4~L5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正常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