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经历了4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传统低附加值制造业赖以生存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通过产业链国际化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进而推动本国产业结构调整以期向上游产业链转移己成为我国企业走出低附加值循环的主要方式。产业链国际化无疑能促进企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通过“溢出效应”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本国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但纺织服装行业繁复的工序决定了产业链环节较多,不同产业链环节在产业链国际化过程中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并途径和效果不尽相同。鉴于纺织服装行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国际化的路径以及明确其会对产业经济发展影响造成怎样的影响,是本文的行文目的。本文以国际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国际分工视角出发,研究资本、劳动力、管理和技术水平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转移的方式和路径,结合不同的转移路径和方式以及纺织服装行业自身产业链各环节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各生产要素和产业链环节的国际化对产业经济的影响。本文结构如下,首先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旨在理清行文脉络,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不足之处。随后整理了产业链国际化的相关理论支持和文献综述,并从纯理论范畴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范畴对相关文献做了梳理。接着笔者对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国际化的现状进行了阐述,着重分析了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的构成、产业链的升级方式以及产业链国际化的数种模式,为后文论述产业链各环节在国际化过程中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奠定基础。在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笔者分别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的方式,研究了资本、劳动力、企业的国际化对产业经济的不同影响。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旨在规避产业经济在产业链国际化过程面临的各种风险,保障产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