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对煤的表面改性作用及浮选应用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_sec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从肥煤中筛选的煤源细菌黄单胞杆菌、实验室前期从褐煤中分离的胶红酵母及微生物表面改性中常用的草分枝杆菌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煤的表面改性作用以及煤泥生物浮选的效果。首先研究了微生物菌体细胞在肥煤原煤表面的吸附,并以细胞在石英、高岭土、黄铁矿及浮选尾煤表面的吸附作为对照;通过分析微生物处理前后样品ζ电位和接触角的变化,证明了菌体细胞能够选择性吸附在煤粒表面,并不同程度地增大煤表面的ζ电位绝对值和接触角,有利于提高浮选的选择性;同时借助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吸附等温方程的构建,并结合DLVO理论,深入分析了微生物在煤表面的选择性吸附模式和作用机理;利用其选择性吸附和表面改性作用,将上述三种微生物的菌体细胞作为浮选药剂对不同煤质和粒度的原煤进行生物浮选,结果表明在一定细胞浓度和原煤粒度条件下,微生物能够促进煤泥浮选。微生物浮选药剂选择性好、作用力强、对细粒煤的作用效果显著,且环境友好,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切实可行。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数字人文逐渐受到国内外学界和业界瞩目。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及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图书馆实际情况分析挖掘了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存在的障碍
针对屠宰行业废水特点,本文综述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常规水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好氧、厌氧、组合生物处理工艺以及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等,并分析比较了各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研究现状,
本研究以诺曼·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模式以及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托尼·莫里森小说《恩惠》中的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批评分析。目前,批评话语
<正> 马祖光是一座路标,导引着我们走好人生之路。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马祖光对科学研究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他将毕生的精力、智慧和心血,都献给了科学研究事业,为光电子
从德国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都将汽车智能技术视为未来十年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互联网+汽车+交通",不仅改变了人用车的方式,还会改变人与车的关系,改变人出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Cd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喷施萘乙酸(NAA)和加Zn处理对3个Cd胁迫大豆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加Zn和喷施NAA均可降低Cd胁迫
本文对NMET 2006(广东卷)的书面表达试题进行了分析,并以考生作文为例,根据评分标准对各档次作文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同时还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建议。
通过分析当前学生社团招生报名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通过建设Web的学生社团报名管理系统,在设计方面采用当今流行的Web编程框架和数据库,完成报名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于实际工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环境教育相对薄弱,中职生已具有一定的环境意识,已逐渐形成对环境问题积极向上的价值判断,但其环境知识尤其是职业环境知识缺乏。他们乐于参加实践性强的环
目的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在中国-老挝-越南三国交界地区采集蠓虫样本中的1种埃蠓进行系统分类鉴定。方法 2018年5月在云南省江城县中老越三国交界地区采集蠓虫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