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革与创新是组织管理领域的永恒话题。当前,组织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和不可预测,组织间竞争日趋激烈,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企业唯有同心求变才能求发展。不过对于企业而言,仅仅依靠组织层面正式的、有限的变革举措是远远不够的,变革机会的发现和变革举措的实施需要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去付出努力。在此背景下,最近二十年间,以建言和变革担当为典型代表的变革导向行为开始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这类行为以挑战现状而非维持现状为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组织生存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与建言相比,变革担当更侧重于变革行动的执行和实施,它是一种员工自愿付出建设性努力,以实现组织功能性变革,提升工作效率的角色外行为。近来研究表明,变革担当有助于促进组织创新,增强组织对内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长期生存能力,同时对于个人成功、工作绩效也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尽管很多员工有发起对组织有益之变革的机会,如看到了单位里某一程序或政策存在问题,自己也有改进的方案,但因为担心改变现状会冒犯领导、得罪同事,最终不是选择主动“除旧革新”,而是选择继续“墨守陈规”。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励组织全员的变革积极性成为理论研究者和组织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梳理现有变革担当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发现,以往研究均将变革担当的行为主体局限于员工或下属,忽视了管理者身体力行的榜样示范对于这类风险行为的特殊意义。同时,以往研究也较少关注变革担当对行为者自身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此,本文把聚焦点对准管理者的变革担当行为,运用问卷调查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基于中国组织情境,我们对变革担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检验,同时考察管理者变革担当在人口学、组织学特征变量上的差异。然后,基于观察者视角并结合社会学习理论,系统考察管理者变革担当向下属和群体的涓滴效应,并检验在这些效应产生的过程中,奖励预期、风险知觉、价值信念等认知性反应的中介作用以及效能信念、环境不确定性等变量的调节作用。最后,对管理者个人而言,做出变革担当这种相对复杂的行为显然需要付出大量的心理与认知资源,本文还将基于行动者视角并结合资源保存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管理者变革担当对管理者个人的“双刃剑”效应。通过系列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大规模的问卷调研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得出,单维6题项的管理者变革担当量表具有较好的模型拟合度,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作为组织中管理者变革担当的测量是可靠和有效的。另外,对调查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发现管理者变革担当在多个人口学特征变量和组织学特征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通过对管理者和下属的配对问卷数据进行跨层分析,本文验证了管理者变革担当行为会对下属产生涓滴效应,且动机因素和能力因素分别是学习过程中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具体而言,首先,管理者变革担当对下属变革担当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管理者的榜样示范能够有效促进下属的变革担当行为表现。其次,奖励预期与风险知觉在管理者变革担当与下属变革担当之间起中介作用,表明管理者变革担当通过提高下属对变革担当的奖励预期和降低风险知觉对下属的变革担当产生积极影响。最后,变革担当效能信念对奖励预期与下属变革担当之间的关系及其中介效应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变革担当效能信念对风险知觉与下属变革担当之间的关系及其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3)基于群体层面数据,运用跨层分析,本文验证了管理者变革担当对群体涓滴效应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具体而言,首先,管理者变革担当对群体变革担当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变革担当价值信念在管理者变革担当与群体变革担当之间起中介作用。再次,本文证明了群体变革担当能够提高群体绩效,且管理者变革担当依次通过群体变革担当价值信念和群体变革担当的连续中介作用而对群体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最后,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管理者变革担当与群体变革担当价值信念的关系,并进而调节管理者变革担当通过群体变革担当价值信念和群体变革担当而对群体绩效所产生的影响。(4)通过问卷调研数据,本文验证了管理者变革担当对管理者工作幸福感的“双刃剑”效应。具体而言,一方面,工作负担在管理者变革担当和情绪枯竭之间起中介作用,即管理者变革担当会通过加重工作负担诱发情绪枯竭,降低工作幸福感;另一方面,领导-成员交换在管理者变革担当和情绪枯竭、工作活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即管理者变革担当会通过领导-成员交换提高工作幸福感(高工作活力,低情绪枯竭)。就总效应而言,积极面大于消极面,即管理者变革担当有利于工作幸福感的提升。本文改变既有文献变革担当只针对员工或下属的研究思路,紧扣该行为的挑战性和风险性特征,将聚焦点对准管理者变革担当的影响效应,厘清了管理者变革担当对下属个体、群体的涓滴效应和对自身“双刃剑”效应的内在机制,推动了变革导向行为相关理论和研究的新发展,同时也为企业组织变革创新的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