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在实现经济增长、培育科技创新、经济结构优化以及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资金支持不足、成本压力大、发展层次不高和投资壁垒多等问题,这其中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然而我国目前金融体系中的资本市场以及债券市场仍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随着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成为政府的一个主要任务。国际上一些国家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美国、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通过建立有关信用担保的法律,建立比较完整的信用担保体系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分析这些国际经验能给我国中小企业的信贷信用保险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信用保险在我国是一个较为新兴的行业。信用保险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在国内则经过了初步发展,现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不断增加是相匹配的。中小企业有多种融资渠道,主要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援融资,这其中银行贷款仍然是中小企业采取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一些特点,如缺少雄厚的资本、容易受市场的影响、企业管理较为薄弱等原因,在银行贷款方面的信用度并不高。而贷款信用保险则联结了中小企业和银行并进行风险的承担,保险公司承担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等,但最主要的是承担了信用风险。通过分担小企业的还款风险,信贷信用保险既能够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银行展开业务,增加收益,实现了共赢的局面。从更大的层面上来说,鉴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所以贷款信用保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建设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上面,国外的国外完善的法律和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的成功建设经验可以为我们借鉴,同时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贷款信用保险的发展需要一个有利的金融环境、良好的信用秩序和完善的信用制度,而这些都离不开政府、银行、保险机构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改善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强位弱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