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离子掺杂Sr0.9-xCaxMoO4纳米晶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光LED作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有着庞大的市场,而荧光粉作为LED关键技术之一,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了适用与近紫外LED激发的Sr0.9-xCaxMoO4:Eu3+0.1、Sr0.5Ca0.4MoO4:Eu3+0.1Bi3+y、Sr0.55Ca0.43MoO4:Sm3+y、Sr0.5Ca0.4MoO4:Eu3+0.1Sm3+y系列发光粉体,讨论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试剂硝酸锶、硝酸钙、钼酸钠、氧化铕、浓硝酸氨水(Sr(NO3)2、Ca(NO3)2?4H2O、Na2MoO4?H2O、Eu2O3、HNO3、NH3.H2O)为原料制备了Sr0.9-xCaxMoO4:Eu3+0.1红色荧光粉。所制备的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验证钼酸盐是体心四方结构,并且Sr0.9-xCaxMoO4:Eu3+0.1粉体具有Eu3+离子的强室温发射,发射峰位于614nm,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2跃迁。且荧光粉可被紫外、蓝光和绿光有效激发。通过调节Ca2+的比例,使得基质的晶体取向随之改变,导致稀土离子周围晶场发生变化,进而为调控稀土离子激发谱创造条件。Ca2+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40%。  (2)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以试剂硝酸锶、硝酸钙、钼酸钠、氧化铕、氧化铋、浓硝酸氨水(Sr(NO3)2、Ca(NO3)2?4H2O、Na2MoO4?H2O、Eu2O3、Bi2O3、HNO3、NH3.H2O)为原材料制备Sr0.5Ca0.4MoO4:Eu3+0.1 Bi3+0.03红色荧光粉。Bi3+离子掺杂后激发峰、发射峰的峰位无明显变化,但峰值却增加了3倍左右。这主要是由于Bi3+离子对Eu3+离子有敏化作用,且 Bi3+离子的加入改变了晶格的对称性。  (3)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以试剂硝酸锶、硝酸钙、钼酸钠、氧化钐、浓硝酸氨水(Sr(NO3)2、Ca(NO3)2?4H2O、Na2MoO4?H2O、Sm2O3、HNO3、NH3.H2O)为原材料制备Sr0.55Ca0.43MoO4:Sm3+0.02红色荧光粉。研究表明Sm3+与Eu3+离子一样可以发射红光。在激发光谱中,可以观察到Sm3+位于405nm的6H5/2→4K11/2的f-f跃迁吸收最强。  (4)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以试剂硝酸锶、硝酸钙、钼酸钠、氧化钐、氧化铕、浓硝酸氨水(Sr(NO3)2、Ca(NO3)2?4H2O、Na2MoO4?H2O、Sm2O3、Eu2O3、HNO3、NH3.H2O)为原材料制备Sr0.5Ca0.4MoO4: Eu3+0.1Sm3+x红色荧光粉。Sm3+的引入使Sr0.5Ca0.4MoO4:Eu3+在近紫外405nm和395nm处的激发增强,进而使616nm在红光发射增强,且在Sm3+掺杂浓度为2%时,样品发光最强。可见Sm3+对Eu3+起到敏化作用。
其他文献
石墨烯由于其优异的电学、力学和热学性质,成为了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材料之一,在各个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同时低维纳米材料热输运的研究逐渐成为目前凝聚态物理的前沿课题。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材料中热导率最高的材料,在热传导、热管理和热能利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对旋转石墨烯的热输运性质以及多终端石墨烯的热整流现象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为制备基于石墨烯的纳米热器件提供了物理模型和理论依据。本论文总共分为五
世人眼中的班主任也许是主任级别中的无名小卒而已,但我觉得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每当班级名列前茅,看到望子成龙,盼女成风心切的诸多家长的笑脸时,我便陶醉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中,热情的为自己的学生服务,在平时的工作中,自己注重加大“爱心、热心、耐心”的投入,使自己成为孩子们的知己。我在工作形成了一些肤浅的体会,特别是因人施教、因事制宜、因势利导的工作方法,以及做好“三心”,感受颇深。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