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及掺氮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b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采用水热法、静电吸附法及原位聚合法来制备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掺氮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和拉曼光谱(Raman光谱)等测试手段对确定纳米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热解温度和晶体结构,并通过测试纳米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CV)性能、充放电性能、交流阻抗性能和循环寿命性能来确定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体实验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1.通过一步水热法生成掺氮石墨烯/氢氧化镍前驱体,再在高温氮气氛围中煅烧掺氮石墨烯/氢氧化镍前驱体制备掺氮石墨烯/氧化镍纳米复合物。在1mol/LKOH的电解液和0.1-0.5V的电压范围内测试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氧化镍在在电化学过程中以赝电容形式提高比电容,而掺氮石墨烯以提供高比表面积及导电能力改善比电容值。2.在低温及质子酸条件下采用原位聚合的方式制备石墨烯/纳米硫/聚苯胺纳米复合物。在复合物中石墨烯和聚苯胺高比表面积及导电性能可以改善硫单质在电化学过程中容易溶解、比电容衰减快的缺点,三者相互作用使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大大提升。3.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掺氮石墨烯/四氧化三锰纳米管复合物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管状结构的四氧化三锰比表面积大及比电容大,掺氮石墨烯的导电性能大及比表面积大,两者协同作用使复合物比电容显著增大,在扫描速度为5 mV·s-1条件下,掺氮石墨烯/四氧化三锰纳米复合物的比电容能达到370 F·g-1;在电流密度为1 A·g-1下的充放电条件下,复合物的比电容高达368 F·g-1。4.在酸性条件下,通过静电吸附法制备掺氮石墨烯/氧化铜纳米管纳米复合物,并对其电催化葡萄糖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复合物的催化性能比纯掺氮石墨烯及纯氧化铜性能优异。
其他文献
蝙蝠的回声定位行为是适应环境的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其中恒频-调频(constant frequency-frequency modulation,CF-FM)蝙蝠回声定位过程中有一种独特的听-声反馈控制行为,即多普
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LiNiO_2,LiMn_2O_4相比,LiNi_(1/3)Co_(1/3)Mn_(1/3)O_2具有高比容量、高安全性、低成本、低污染的优点,是当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合成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的方法有多种,但不同的方法所制备的材料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差异。本论文主要从合成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同时考查了掺杂氟元素及锂
本试验通过对二倍体和三倍体罗汉果果实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生长动态关系研究、二倍体和三倍体罗汉果果实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比较、外源激素对二倍体和三倍体罗汉果果
线性四吡咯色素在藻胆蛋白、光敏色素等色素蛋白中起着吸收光能的作用,并以此调节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发生。胆绿素(Biliverdin,BV)是血红素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是由血红素氧化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