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偏移现象的理论探析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me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类偏移不应该仅仅被看成是活用或修辞现象,而应被看成是正常的语言现象。它反映了汉语词类的真实面貌,体现了语言中存在的中介现象,更反映了人类思维的认知规律。词类偏移现象的产生不仅有汉语词汇自身的原因、语用上的原因、社会和心理的原因,更有其认知上的理据。范畴的原型认知效应是词类偏移的心理依据,隐喻、转喻认知机制和非范畴化认知机制是词类偏移的心理操作方式。词类偏移现象就是这些认知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它又证明了这些思维方式的存在。词类偏移的内在条件是词的概念结构中存在符号概念与类概念的差异,类概念使词类的偏移有了可能性。
其他文献
中国士人为中国文学一大创作主体,士人精神风貌对文学内在品格的建构与提升有重要作用。而中国士人大多兼综文学和史学,许多史学文本对中国文学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顾此,治中
“改革文学”有力地配合了1980年代初期官方意识形态的转向,在“改革”、“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之间建立起了和谐的想象关系,并以此参与到了新的“改革意识形态”的建构。围
四十不惑,就是要学会舍弃,学会服输,学会释放,学会满足,学会欣赏……    我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去年5月,为一家客户设计程序,由于时间紧迫,我夜以继日地坐在电脑前,有时候为了避免打扰家人休息,我便将电灯关掉,坐在黑暗里工作。几天后,觉得眼睛干涩难忍,继而怕光、看东西发花。在我为客户安装完程序回家的路上,眼睛突然什么也看不见了!  医生诊断为“视神经萎缩”,很多人都来医院安慰我:“别着急,现在科学
元杂剧传奇英雄形象大致可分为历史英雄、草莽英雄与侠义英雄三种类型。他们虽然各具特色,但无不带有中国文化土壤中形成的共同的、本质的内涵——勇、仁、义。这种中国传统历
“五四”时期,“感伤”情调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标记和心理氛围,普遍地弥漫在文坛各流派和社团的作家作品中。由于“感伤”更多地是与一种浪漫的诗性联系在一起,因而它成为“五四
温庭筠作为晚唐“诗词双美”的著名文人,在诗词两个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历代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关于温庭筠的研究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局面,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对于温庭筠诗词
面对着那青翠的蔬菜,她忽然明白,这新鲜的葱蒜蔬菜,才是他们婚姻中最保鲜的东西,最平实的幸福。    他只是一个小职员,活得谦卑又拘谨。他认认真真地做事,就像他起草单位的公文,会为每一个标点符号而反复斟酌。这样的人,注定了一辈子只能默默无闻地干事。  他来自乡村,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分配到这家单位,一晃就快20年了。同事们来来去去,都换了好几家单位,有的还当上了处级厅级领导。只有他,像一颗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