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下机器人由于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下资源勘探与开采,因此,对其控制系统的研究,实现水下机器人稳定、快速、准确的运动控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水下机器人受水流影响大,受力情况复杂,难以实现高效的运动控制等问题,本文采用串级LADRC控制方法对水下机器人的艏向与深度进行控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串级LADRC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具体研究如下:首先,利用solidworks建立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8640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下机器人由于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下资源勘探与开采,因此,对其控制系统的研究,实现水下机器人稳定、快速、准确的运动控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水下机器人受水流影响大,受力情况复杂,难以实现高效的运动控制等问题,本文采用串级LADRC控制方法对水下机器人的艏向与深度进行控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串级LADRC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具体研究如下:首先,利用solidworks建立水下机器人三维模型,并对水下机器人进行了动力学与运动学分析,推导了水下机器人动力学方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水下机器人转艏运动和深度运动的传递函数,并通过CFD计算得到水下机器人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受到的阻力与阻力矩,通过二阶拟合的方法得到水下机器人相应的水动力系数。针对传统PID控制方法存在超调量偏大,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串级LADRC方法进行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通过内环进行角速度控制,外环进行角度控制的方式实现水下机器人艏向控制;通过内环进行加速度控制,外环进行位移控制的方式实现水下机器人深度控制,并在MATLAB的simulink模块中建立模型,分别使用串级PID控制方法与串级LADRC控制方法对水下机器人的艏向和深度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串级LADRC控制方法相比串级PID控制方法,在艏向控制时调节时间下降了约14.38%,超调量减少了约40.1%;在深度控制时超调量减少了37%,调节时间减少了6.25%;在受到外力干扰时,串级LADRC受到的影响更小,表明串级LADRC控制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针对串级LADRC控制器的调参问题,采用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进行自动参数整定并优化参数。在MATLAB的simulink模块中分别使用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进行串级LADRC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每种算法各运行十次,选取最优适应值最小的一次进行水下机器人控制仿真,并对能控制效果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在参数优化中效果更好;利用粒子群算法调参的串级LADRC控制方法对水下机器人的艏向及深度进行控制,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自动调参的串级LADRC控制方法相比经验法调参的串级LADRC控制方法更好,在艏向控制中调节时间减少了约23.63%,超调量减少了约24.19%,在深度控制仿真中超调量减少了60%,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精度。为了验证水下机器人的控制效果,搭建了由八推进器、Pixhawk开源飞控、MEMS传感器、摄像头和浮力块组成的水下机器人实验平台进行控制实验。通过在飞控中写入串级PID与串级LADRC程序,测得水下机器人传感器中的角度和深度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串级LADRC的总体控制效果优于串级PID的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优化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和工程应用中,通常具有大规模、多模态以及多个目标之间相互冲突等特性。传统算法求解这些问题时,在计算成本、时间消耗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近年来,进化算法,尤其是群智能优化算法,因其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高效和稳定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例如人工蜂群算法,蚁群优化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其中,粒子群优化算法凭借独特的群体仿真行为与高效稳定的优化性能,已经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各种优化领域问
随着互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社会的信息化不断被推进,全球数据的生产速度也在飞快增长。众所周知,移动通信数据是承载着通信业务与互联网信息的大动脉,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通信大数据的概念越发受到关注,数据价值信息的挖掘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数据集中项与项之间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的分析和发现也是数据挖掘过程中的重要分支。同时,该项研究挖掘的规则中所蕴藏的潜在价值也是前所未知的。因此
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机器人在日常生活和工厂工作的身影越来越频繁。论文针对生活、工业上的移动机器人可以自主运动,完成特定任务,如监控环境、搬运小物件等,所提出的全向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分析麦克纳姆轮的的运动学方程及其全向运动车轮的转向关系、对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和创建地图(SLAM)以及路径导航规划展开研究,以ROS作为软件基础设计了自主导航系统,同时搭建了四轮全向移动机器人样机,验证自主构
求解最优化问题一直都是计算机工程、生产调度、人工智能等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在可行解范围内设计符合特定约束条件的方案,使得目标最优化。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典的传统优化方法已不足以解决约束条件越加复杂的优化问题。群智能优化算法普遍具有灵活度高、寻优性能良好、鲁棒性强等优势,该类算法可以更好的解决非线性、大规模的复杂优化问题,因此自其提出之日起便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近年来,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复杂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攻击性病毒,一旦网络中的计算机被病毒感染并爆发,将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本文针对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恶意代码的分类和病毒的传播控制方法。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来遏制或减小病毒在计算机中的传播,从而控制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进行两方面工作:(1)针对恶意代码家族存在的混淆问题,提出了
随着双目立体视觉理论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硬件计算能力与影像采集设备精度的提升,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在三维测量、目标定位与三维场景重建等领域应用愈加广泛。在环境复杂的井下矿山中,实现准确、稳定的出矿计量,是当前矿山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针对矿斗载矿量测量的问题,本文以形状不规则的钨矿石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非接触式体积测量方法,并对形状不规则的矿石进行了体积测量试验。双目视
影响最大化问题旨在从社交网络中找出能使信息扩散范围最广的Top-k个用户作为信息源发散信息。社交网络结构的多样化不断给影响最大化问题注入活力,让它在近二十年里经久不衰,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问题。本文从基于割点的社交网络影响最大化算法和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实现影响最大化两个方面展开如下工作:(1)基于割点的社交网络影响最大化算法:现有算法主要关注于节点的特征,较少从社交网络的连通性角度来看待影响最大化问题
本文的研究基于现实安检过程中,管制物品图像的语义分割来展开。目前,管制物品的检测工作大部分是通过安检X光机对包裹扫描,人眼判断包裹是否夹带管制物品,其中,安检X光机对包裹中的一些小目标检测效果较差,甚至检测不到,存在安全隐患,管制物品的自动语义分割能有效提高安检效率和提升安全指数,并同时能够节约人力成本,保障人们在公共出行和公共场所的安全。图像的语义分割是计算机视觉基本任务之一,图像的语义信息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