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个人信息管理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丰富的数字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用户使用数字服务时,服务提供商经常会向用户获取诸如姓名、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这给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不少隐患。目前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相关法律中,没有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即用户需要自己承担个人信息被泄露的举证责任。而多数情况下,用户很难取证,许多犯罪分子利用这一漏洞肆无忌惮的贩卖用户的个人信息,导致了法律实施的困难和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严峻。目前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个人信息的原始数据进行保密,另一种是设置个性化的隐私保护策略。本文不同于传统的技术方案,从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法律根源出发,以提供举证手段的方式进行个人信息保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信息管理方法。该方法将用户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个人信息交易记录存储在区块链上,用户可以区分服务提供商是合法还是非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应用该方法后,如果犯罪者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并使用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则用户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到相关证据。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认证中心的个人信息管理方法,针对个人信息的直接交易和第三方交易两种场景分别进行设计,并利用Kailar逻辑进行了其协议的可追究性证明。进一步的,本文又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个人信息管理方法,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在无需可信认证中心的前提下对个人信息实现管理和保护。最后,我们使用NS-3网络模拟器分别针对共识机制的性能和智能合约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在性能方面,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满足实际交易场景下的性能需求,具有可用性;应用智能合约能够在无需可信认证中心的前提下将用户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个人信息交易记录在区块链中,记录不会因失效或修改而丢失,用户的个人隐私不会在区块链上被泄露,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新时期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和发布,对当下所有的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需要得到与时俱进甚至更超前、更长远的发展,除了必要的培训外,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不可或缺,而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阅读,除了进行语文学科本体性知识的阅读之外,还需要进行身为教师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职业认同等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原文选自玛丽·冈特所著《来华一妇人》一书的第六章至第八章。本书用词平实细腻,层层推进,引人入胜,第六章至第八章旨在介绍老北京的著名景点及
《后来》(Afterward)是一篇由美国作家伊迪斯·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创作于1910年的小说,收录于其小说集《人与鬼》(Tales of Men and Ghosts)中。华顿晚年将主要精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文籍,其丰厚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对先秦及秦汉思想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吕氏春秋》中的贵生适欲思想进行了深入探究。本文认为“贵生”这一问题在《吕氏春秋》中不仅是一个如何保养身体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尊重生态、养护心灵的问题。《吕氏春秋》中的“生”包括自然之生(生态系统、农业环境等)和人的生命两个部分,所以在文章开始主要论述了《吕氏春秋》中贵生的生命观,共分
目的:评估低剂量胰腺灌注CT灌注参数测量的可靠性及图像质量。材料和方法:本研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检查前均签署书面的知情同意书。最终入组100例因怀疑胰腺占位行
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改变,骨质疏松症、骨折延迟愈合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机械应力在骨的形成、骨的塑形及骨动态平衡的维持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过程离不
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国内很多院校和机构纷纷开展合作办学项目,聘请外教授课。但外教大多不能用中文授课,为了交流互动顺畅,口译员的角色显得及其重要。因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降低交通事故率愈发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道路交叉口更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为了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与通行效率,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本文针对传统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受限的非视距场景,利用V2X车联网技术获得车辆相关信息,以交叉口车辆安全通行为研究对象,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介绍交叉口车辆碰撞预警所需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欧标与国标的通讯协议标准的不同之处,提出碰撞预
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业成绩差异除源于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家庭因素由于与学生的学习理念和思维模式直接相关,因而成为影响学生学
第一部分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行为学及病理学变化规律研究目的建立科学可靠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并明确SCI后大鼠行为学及病理学变化规律,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