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次喷射仪的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柴油机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柴油机的结构日益完善的条件下,人们对于柴油机的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能源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柴油机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在国内柴油机制造业有一定的影响力。电控单体泵采用了可以高速工作的电流泄流阀,使其成为一种主要以时间控制为特性的部件,这使它获得了较理想的控制性能。采用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较理想的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也能够实现对排放效果的改进。几个气缸共享一个喷油器称为单次喷射。单次喷射系统也称中央燃油喷射,它有三部分组成:供油部分、供气部分和控制部分。一般情况下,电动燃油泵安装在燃油箱内,系统以低压将油经过燃油滤清器送到中央喷射器喷出。本文论述了有关单次喷射仪的高速电磁阀控制策略以及用于单次喷射压力及电磁阀控制电流检测的USB数据采集卡。单体泵是用于产生喷油器喷射压力的装置。电控单体泵制造技术的关键是实现泵内的高速电磁阀。这种电磁阀是电控单体泵的核心组件,它必须能在高压下实现快速(开关速度小于1毫秒)、高频率(每秒开关次数高达25次以上)的执行动作,并同时保证可靠的密封效果。高速电磁阀由调制电流控制,改变电流从而控制高速电磁阀达到陡峭的电流信号边沿才能使得喷油量有很高的重复性。此外,这样的控制必须在电磁阀的功率损失最小的前提下进行。为了使泵的喷油特性满足不同的操作条件,启动整个电路和控制电流要非常精确。本文对电磁阀翕合的时间点进行分析,通过施加不同的驱动电压以及改变驱动时间,并用图表说明了在同样的电磁阀高压驱动下,当电磁阀电流曲线到达拐点处时及时关闭高压,大大降低了电磁阀电流的陡然上升;而在低端MOS管关断时刻的电磁阀电流值越小,电磁阀电流在消失阶段所消耗的时间也越短。通过研究电磁阀的翕合,本研究获得理想的控制性能。对于单体泵产生的压力应用中应做到实时监视。为此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单次喷射仪的高速USB数据采集卡。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是在对采样时间、传输时间、采集数据精度有严格要求的测控系统中应用的设备。目前广泛应用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绝大部分是基于USB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这种采集系统一般具有采样间隔可控、传输速度快、采集数据精度高等优点。本文研究的是基于通用USB2.0接口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数据采集并实时显示压力波形。采用Cypress公司的CY7C68013A芯片设计了通用的基于USB2.0接口的、与MAX232结合的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信号调制电路、C8051F060单片机、USB2.0芯片CY7C68013A、串口芯片MAX232、外部存储芯片M68AW127B、外部EEPROM24LC256组成;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单片机程序、固件程序、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几部分。主要功能为数据采集卡接到采样驱动信号后开始高速采集压力波形并实时显示、并采集单体泵工作温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数据采集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高的采样精度、良好的实时性。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一个引发全球热议的话题,在环境质量不断下降、能源正逐渐减少的总趋势下,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光伏发电清洁污染小,是
图像聚类已成为图像识别的一种关键技术。医学图像识别是医学图像分析和理解的重要内容,在医学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适合于图像识别的图像聚类算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永磁同步电机(PMSM)具有高效、节能、可靠性高的优势,作为执行机构被广泛应用在机器人控制、机床加工以及传统纺织等电机传动领域,尤其借助当前节能汽车、空调等迅速普及,使
粘弹性材料在微电子、纳米技术以及微机电系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利用粘弹性材料制作的微纳结构和微型器件。使得粘弹性材料的微观力学特性研究显的尤为重要。本文结
倒立摆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实验装置,它具有高阶次、非线性、不稳定、多变量、强耦合等特点,可以很好的验证控制理论,并且与工程中的控制对象具有类似结构,因此,倒立摆控制的
本论文研究课题基于仿人机器人高性能单元与系统,首先对仿人机器人及其分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针对高速视觉感知系统单元中乒乓球运动在三维空间中的飞行运动模
电阻逆变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新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材料的竞相涌现,逆变式焊接电源逐渐向着数字化、多功能化和高精
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惨重灾难,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重庆位于北半球副热带内陆地区,春夏季节受本地形成的热力影响,易形成雷雨。同时
应力应变检测在建筑、材料、机械制造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在检测过程中,敏感元件将位移、加速度等被测物理量转换成应力应变,运用应变检测电路实现对位移、加速度等被测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