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教育的发展从隔离式教育环境逐步走向与普通教育密不可分的融合式环境,资源教室方案随着融合的思潮因应而生。随着融合教育的普及,资源教室的教育安置担任起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的沟通桥梁,是实践融合教育理念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安置型态。资源教师是学校负责推动资源教室方案的核心人物。90年代后期,大陆开始了创建资源教室的尝试,运作比较成功的有北京和上海,资源教室的设置及其功能自此开始受到普遍关注,近年来,也开始对资源教师的角色、资格进行了逐步的探讨和规划。资源教师角色多元,对普通教师有咨询、指导的支持性服务功能,本研究通过访谈的质性研究,对北京C区与H两区资源教师工作现况及问题归纳分析,并参考各家有关教师合作模式、行政视导模式的文献、书籍,自创了“教师发展模式”,聚焦在资源教师指导随读班教师的策略与方式运用上,以提高资源教师的工作效能,除解决目前资源教师面临的指导困境,还鼓励教师自我省思,促进教师成长并具备高层次的决策能力。本研究试图以本土方法论的视角来诠释资源教师角色的指导意义。受访教师共17名,其中一位是随读班教师,其余均为资源教师。资料以访谈题纲为主,另外佐以对4位行政主管的访谈录音及9位资源中心主任的访谈进行交叉比对,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文本资料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资源教师角色有以下特点:一、性别比例悬殊;二、年轻参与者少;三、工作量不均;四、需兼课纳编;五、多来自普教;六、指导多类型特殊儿童;七、培训活动多元化。依据调查结果研究发现以下三点为北京资源教师的特色:一、特殊儿童鉴定集中在智能障碍;二、资源教师兼任普教课程;三、学业成绩为评估重点。由研究发现中回顾资源教师角色的特点,深入提炼得出以下结论:一、将资源教师培育专业化、制度化,保障教师素质;二、运用教师发展模式及本土方法论视角的优点,提升教学效能;三、普教与特教发展齐头并进,扩大教师培训与培育;四、推动社会接纳以促进融合教育发展;五、建立资源教师与随读班教师互动平台,提供交流机会;六、资源教室应普及化,真正惠及特殊儿童。大陆以随班就读方式推展融合教育,更应在普教加强特教观念,希望特殊儿童都能被安置于随读班中与一般儿童共同生活、学习,真正达到融合教育的理想。资源教师来自普教有其正向意义,行政主管机关也应重视资源教师的个人成长及生涯规划,协助教师自我成长。将来这些资源教师回归到普教中,对特殊教育的发展亦兼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