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一部分: 人胆囊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目的 利用组织块法建立技术较为成熟的人胆囊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了解其生长特点、镜下形态、超微结构、染色体分析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人胆囊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目的 利用组织块法建立技术较为成熟的人胆囊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了解其生长特点、镜下形态、超微结构、染色体分析及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等生物学特性,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一些与侵袭和转移相关的蛋白表达。 材料和方法 人胆囊癌细胞GBC-SD培养于加入10%新生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胰酶消化后将约2×10~6(0.2ml)个GBC-SD细胞注射于裸鼠皮下成瘤,取所成肿瘤组织剪成小块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组织块法皮下移植瘤模型;同时将瘤组织块接种于胆囊,胆囊原位成瘤后取出瘤组织,同法接种于下一只裸鼠的胆囊,如此反复传代,建立原位移植瘤模型:裸鼠衰竭时处死尸解,观察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并取瘤组织做常规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做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SP免疫组化法检测与转移及侵袭相关的蛋白表达,实体瘤直接法行染色体分析,取原位瘤、皮下瘤模型及正常对照裸鼠的血清,酶联免疫法检测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结果 人胆囊癌裸鼠组织块法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成瘤率为22%,原位移植瘤模型总的成瘤率为83%,其中第一代成瘤率57%,第二代成瘤率67%,第三代成瘤率83%,第四代、第五代及第六代成瘤率100%;原位荷瘤裸鼠平均生存期为10周,皮下瘤为17周;初步观察比较两种模型,肿瘤的生长形态、常规病理切片观察无明显差异,但原位移植瘤可以稳定传代,侵袭性较强,87%的裸鼠发
其他文献
旱地栽植果树,前期遇气候干旱高温,表层土壤温度过高,新栽幼树根系活动能力差,吸收的水分远远不足供应地上部蒸腾所需,苗木皮层温度居高不下,基部容易受到表土灼伤,造成枯死.
Endostatin、bFGF、CD34在胆囊癌中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前言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胆囊切除病人的0.54%~1.77%。由于胆囊癌早期诊断困难,临床病人多为晚期
胃癌和结肠癌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法、放射治疗法、化学疗法等,手术治疗法只限于局部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均会产生大的副作用,寻
为了提高餐厅的工作效率,有效地减少餐厅成本,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智能餐厅服务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寻迹、红外避障、餐桌定位、语音播报、点餐等功能。其中机器人采用stm32
本试验通过改良的高糖高脂饲料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我们将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肥胖诱导组(DIO组)和正常对照组(CHOW组),分别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和基础饲
背景与目的: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愈早发现愈早治疗其五年的存活率就愈高,然而,大约有20—45%的大肠癌患者在外科切除术后仍发生局部复发或远端微转移。这主要是由于
奥沙利铂(oxaliplafin,L-OHP)是继顺铂、卡铂之后一种常用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化疗药物,主要作用机制为以DNA为靶作用部位,铂原子与DNA链形成铰链,阻断其复制与转录,抗肿瘤谱广,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尤为有效,与5-Fu、CF联合化疗巳作为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对胃癌、肝癌、胰腺癌、肺癌、卵巢癌及鼻咽癌均有一定疗效,应用十分广泛。其化疗副反应相对较轻,对症治疗后即可控制,但其独特
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红霸天’百合(L ilium hybrids‘Hongbatian’)的根尖进行核型分析,并对其染色体制片技术适宜的取样时间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红霸天’百合根尖取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