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国,更为我国各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新时期,群众的健身需求在不断增强,这无疑给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商业健身俱乐部作为体育健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奥运时期”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其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对整个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市作为我国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城市之一,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优势,受奥运会的影响较明显,在“后奥运时期”的发展变化显而易见。因此,本文在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体制转变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上海市商业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和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后奥运时期”,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生活质量为目标,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群众体育、全民健身及体育产业等各项体育事业发展均出现新的特点。2.“后奥运时期”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也呈现出新态势,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理念,员工的管理,经营措施,与社会的联系等方面均将围绕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3.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者所学经营管理相关专业的人数不甚理想。同时,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教练员的学历较高,但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而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对两者的专业培训方面做得不够充分。4.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理念和选址过多强调利润最大化,忽视了群众的健身利益;资金来源不够稳定,不能充分保证俱乐部的良好运作;会员对商业健身俱乐部教练员专业水平、经营项目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营业时间不够合理等。5.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社会合作意识不高,同社会企业共同发展的认知度不强。未参与社会健身活动的商业健身俱乐部所占比例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