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作为人们交流沟通的桥梁,在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汉译英中出现的“中式英语”严重影响了译文的质量,进而影响了我们的对外交流。因此,探讨如何克服中式英语的翻译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式英语被琼.平卡姆称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导致中式英语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汉语和英语之间纷繁复杂的差异导致了中式英语的产生,而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就是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因此本文从形合意合的角度,对汉语和英语在词汇、句法及语篇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英语和汉语的差异。在词法层面上,英语词性丰富,形式变化多样,连接性词语大量存在,而汉语词性及其变化相对较少,少用连接词。在句法层面,英语句子强调主谓结构,汉语句子则强调主题-说明结构。在篇章层面,英语重形式,汉语重语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而以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翻译为例,从词汇、句法及语篇三个层面分析中式英语的各种表现及其克服中式英语的方法。中式英语,在词汇层面主要表现为多余的词汇,词语重复等,句子层面则表现为主语不恰当,句子结构不符逻辑等,语篇层面主要是显性衔接与隐性连贯的转换。克服中式英语的方法主要有省略、替代、视角改变,变换词性,运用主从结构等。恰当地使用这些方法会使译者最大程度上避免“中式英语”,从而达到预期的交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