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滤泡性肿瘤(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的临床特征,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术前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甲状腺乳腺疝外科病区单一手术组行手术治疗的190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及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患者33例,划分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组;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57例,划分为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又根据病理类型将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组分为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组(11例)、甲状腺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组(17例)、甲状腺滤泡癌组(5例)。将上述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组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患者术前血液检查指标分析中,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组患者术前Tg水平、术前TPOAb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290.00ng/m L vs 53.45ng/m L,p=0.002)、(12.1%vs 2.5%,p=0.044),通过ROC曲线获得术前血清Tg水平的最佳截断值为257.00ng/m L,此时敏感度为54.5%,特异度为82.8%,阳性预测值为40.9%,阴性预测值为89.7%,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中,术前Tg>257.00ng/m L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OR=6.478,95%CI 2.866-14.641,p=0.000);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与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组患者术前甲状腺超声征象分析中,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较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相比多位于右叶、多位于一侧腺叶下极或几乎占据整个腺叶、多呈低或中低回声(69.7%vs 46.5%,p=0.015)、(100%vs 79.6%,p=0.002)、(69.7%vs 50.3%,p=0.042),在多因素分析中,结节位于右叶、位于一侧腺叶下极或几乎占据整个腺叶为独立危险因素(OR=2.865,95%CI1.229-6.679,p=0.015)、(OR=8.905,95%CI 1.175-67.475,p=0.034);两组间其余指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甲状腺滤泡癌组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甲状腺滤泡癌组与甲状腺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组、甲状腺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组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组的比较分析中,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男女比例)、术前血液检查指标(术前FT3、术前FT4、术前TSH、术前Tg、术前CEA、术前PTH、术前TPOAb阳性率、术前TGAb阳性率、术前CT升高率)、术前甲状腺超声征象(结节最大直径、侧别、位置、TI-RADS分级、边界、形态、内部结构、回声、纵横比、有无钙化、血流)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具有多位于甲状腺右叶,位于一侧腺叶的下极或几乎占据整个腺叶,术前血清Tg>257.00ng/m L,术前血清TPOAb阳性,结节内部呈低回声或中低回声的特点。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患者的术前诊断应重视上述特点,提高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术前诊断率,减少误诊率。通过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提高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尤其是甲状腺滤泡癌患者的预后,有效减少疾病带给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