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尺度均匀化方法的混凝土冻融损伤超声波识别方法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an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融破坏是当今世界混凝土结构劣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内部产生微裂缝,导致结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劣化。超声波速的相对变化可以用于检测混凝土材料的冻融微观损伤,但现有研究成果仅能对混凝土材料层次的均匀冻融损伤进行定性评价。目前尚缺少超声波速与冻融微观损伤之间理论联系和定量关系的研究,难以通过超声波速定量表征微观损伤下混凝土材料内部结构的变化和量化混凝土材料的微观损伤。本文基于多尺度均匀化方法建立了混凝土材料超声波速多尺度预测模型,并在超声波速预测模型中引入微观损伤量化参数,确定微观损伤变量的计算尺度和微观损伤下各尺度的均匀化方法,建立定量表征混凝土微观损伤的超声波速计算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多尺度均匀化方法和均质多相材料的弹性公式建立了混凝土材料超声波速多尺度预测模型,并基于材料变化引起超声波速变化的理论机理,明确了混凝土材料不同尺度下超声波速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不同均匀化方法的适用性。(2)通过超声波速试验测量不同水灰比、不同龄期混凝土的超声波速,同时搜集部分既有研究中混凝土材料超声波速试验数据,并与超声波速预测模型计算结果对比,验证超声波速预测模型的准确性。(3)在水泥砂浆冻融循环试验中测量不同冻融损伤程度下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残余应变和超声波速,分析不同水灰比水泥砂浆在冻融循环过程中表观形态、残余应变、超声波速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并以冻融损伤下的残余应变定量表征冻融微观损伤程度,建立超声波速损失、抗压强度损失和残余应变间的双线性关系。(4)在混凝土超声波速预测模型中引入了微观损伤变量,通过冻融损伤残余应变量化表征微裂缝的开展程度,基于不同的裂缝形状假设,对比分析了微观损伤的计算尺度和均匀化方法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从而建立定量表征混凝土微观损伤的超声波速计算模型。
其他文献
伴随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实施,我国正大力兴建交通基础设施。快捷、方便、高效、节能的交通体系,在满足我国新时代发展交通运输需求的同时,也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发挥重要作用。持久耐用、就地取材的粗颗粒土是路基建造过程中被广泛采用的材料之一,当前对交通荷载、温度变化、盐分侵入等因素作用下路基性能劣化机理尚无清晰认识,路基过大变形、失稳等灾害频发。颗粒材料因颗粒沉积排列方式不同而呈现各向异
学位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逐步提升,各类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建筑垃圾也随之增多,不少城市正面临或即将面临“建筑垃圾围城”的困扰,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强调研发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提高整体资源化利用率是摆脱困境的关键。工程泥浆作为产量最大的建筑垃圾之一,因含水率高、处理难度大,相关资源化利用研究及应用相对较少,外运填埋依然是其主要处置方式,因其不可持续性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也产生了一定的安全
学位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具有大储量、高能效和低污染等优点。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储量巨大,进行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可望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水合物开采往往诱发海床坍塌和开采设施工程灾变,研究水合物分解过程中储层沉积物变形机理,优化降压开采技术方案提高产气效率,对于支撑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保证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进行水合物降压开采超重力实验装置的研发和优化调试,然后开展系列
学位
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海相饱和淤泥质软黏土,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沉降,引起上部结构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控制软黏土地基沉降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明确软土在动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和微观机理对软土地基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基本理论研究。本文以杭州海相饱和原状软黏土为研究对象,围绕微观结构参数与累积塑性应变的相互关系开展了宏微观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
学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土木工程领域不断创造出越来越多具有大面域屋面的建筑结构,此类结构汇水面积大,当积水荷载过载时,将对屋面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同时屋面积水也会引起结构室内的渗漏,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因此,本文针对大面域屋面,研发了一套无线水位监测系统并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屋面。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大面域屋面水位监测测点多,面域大和供电困难等特点,设计了一套
学位
近几十年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因其优越的力学性能和便捷的施工方式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各领域的工程建设中。为进一步兼顾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本课题组在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和多腔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形式,名为多腔波形钢板组合(MC-CFST)构件。该新型组合构件由波形腔和钢管混凝土柱交替连接组成。其中,波形腔由两块对称放置的波形钢板和内填混凝
学位
超高韧性混凝土(UHTCC)所具备的稳态开裂、拉伸应变硬化、裂缝自愈合等特性,适合用作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铺装层,钢-UHTCC韧性组合桥面板拥有广阔应用前景。在正交异性桥面板体系中,横桥向应力起重要作用,而钢-UHTCC韧性组合桥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必要对其横向受力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分析、结构试验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入手,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采用简化平面框架体系模型,对钢桥面板
学位
砂土的组构各向异性对其宏观行为有重要影响,也是非共轴变形产生的根源所在,建立考虑组构各向异性的本构模型是提升砂土模型预测能力的关键。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对砂土的各向异性及非共轴变形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各向异性临界状态理论框架内建立了适用于比例加载和非比例加载的本构模型。根据张量理论,任意张量相对于某参考张量可以分解为比例、正交及完全非共轴三部分。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实验,本文对三轴、真三轴、扭剪及两
学位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体组成、消化酶活性、脂蛋白脂肪酶(lpl)和雷帕霉素靶蛋白(tor)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以初始体重为(1.26±0.01) g的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共选取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添加0、50、100、200 mg/kg γ-氨基丁酸的4种等氮等脂的饲料,试验周期为56
期刊
本文发展了一种适用于梁与壳杂交结构的新型协同转动有限元计算公式,将新型协同转动六节点三边形壳单元、九节点四边形壳单元和三节点梁单元进行了集成。为保证单元之间的变形协调性,在梁单元与壳单元的共享节点处,采用了相同的节点变量。将单元的协同转动框架(局部坐标系)固结于单元上,随单元的刚体转动而转动,不受单元变形的影响,因此,可以在计算局部坐标系下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和内力矢量时,预先排除因单元刚体转动引起
学位